第362章(1 / 2)

焚山河 孙宇 848 字 3个月前

你偏要先拐弯抹角一下,以此显示,你的高级。

因为你没打个招呼,就突然从五百里外的仁寿宫突然归来,以至于长安方面毫无准备,到现在,都还有不少侍从,还在手忙脚乱地打扫规制。

你看见忙乱的扫帚,扬起的缕缕灰尘,你听见慌乱中,物品掉落的阵阵噪声。

你本来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只要深吸一口气就行,但是,你没有这样做,而是故意借着这种烦躁的情绪,作为你的工具,说出了你的开场白:“我新还京师,应开怀欢乐,不知何意,翻邑然愁苦!”

我好久没回长安城,本来应该挺高兴的吧,却恰恰相反,我心里,反而感觉愁苦得很。

这话说的,云里雾里,大家还是一脸懵逼,搞不清楚,你要唱什么戏。

你不看别人,单看站在百官之首位置上的杨素,你知道,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杨素心知肚明。

是的,杨素确实心知肚明。

不过此时,杨素低头不语。他知道,要是在这个公开的场合,接下你的话茬,当众指控太子谋反,这种无耻行为,会给他留下千秋骂名。

他的意思是,既然你来都来了,这么大老远地跑回来了,那你就自己把话说开吧。

你狠狠地白了杨素一眼。没办法,有些决心啊,干系太大,还是得由你,自己去下。

但你总不能把东宫属官姬威,指控太子谋反的事,直接当做罪证给说出来,这种完全没有什么证据的事情,你都当回事的话,这会显得你,很没有水平。

况且,就算你的儿子,你的太子,真的造反,那对于你这个当爹的,当皇帝的来说,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思来想去,你只好装模作样地诱导大家,问太子最近,有没有什么过失?

嗯?什么意思,怎么突然问起太子的事?

结合最近的一系列政治风向,大家明白了,你这次,火急火燎地从仁寿宫跑回来,就是为了,清算太子。

这虽说是国事,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父子之间的家事,只要你理由充分,说得过去,大家也不会有太多抵制的说辞。

问题就是,你手上,没有什么说得过去的充分理由,谋反的事,没有切实证据,其他的事,都是鸡毛蒜皮。

所以,你才问大家,太子有没有什么过失,想从大家这里,征集到一些过硬的理由。

大家觉得,要是仔细想想的话,太子当然有很多过失,但是,何必这个时候说出来,去搅和你们父子之间的家事?

所以,愣了半晌,百官默然……

你忽然想起,眼前的文武百官,大多都出自关陇集团,他们怎么会帮着你,把寄托着他们未来希望的太子杨勇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