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听闻华安妹妹打算捐赠百溢黄金,儿臣手头还有些钱,也可以资助咸阳学宫修建,只希望父王能对黥首好点。”

“派人监督钱财使用的记录,父王,这是为大秦培养人才之地,可不能被贪官污吏给毁了。”

只是,扶苏不解的是,若以前他说这些,父王定然生恼,可这一次,怎么就一直盯着他不说话了?

那如寒潭般冷漠的眸子阴沉的盯着扶苏,他是真不明白,扶苏是怎么管理这个国家的?

偌大的大秦,能在他手里亡了?

废物!真是废物!

在此之前,秦始皇真没想过将大秦交给其他子嗣,扶苏是他的长子,‘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带着他的期望而生。

“扶苏,之前,你认为分封更适合大秦,现在,你还如此认为吗?”秦始皇没理会他刚才那番话,而是问起了一个很久之前的问题。

“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①

此言,是扶苏之师淳于越所言,遵儒家教学的扶苏也是被其言传身教。

相对于激进的郡县制,不知前程如何,分封制的优处悠久可循,从而也能看出扶苏的性子。

适合当一名守成之君。却不适合如今刚大一统还诸多弊端的大秦。

秦始皇懂了,定是扶苏上位后,恢复分封,导致六国余孽反扑,以扶苏的软弱性子压制不住,秦二世而亡。

“扶苏,你太让朕失望了,大秦交到你手上,岂不是要亡了?”秦始皇对扶苏很失望,大秦刚立,六国民心未稳,需要强有力手段的帝皇。

仁义可以,但别忘了,这是大秦江山,历代国君殚心竭虑扩张的疆土,不可因为仁,而丢了帝皇的手段。

连江山都保不住,有何用?

秦始皇都想拎着一条棍子,一棍子敲在他脑袋上,看看他脑袋瓜子在想什么。

是的,没错,扶苏的仁爱儒雅,在秦始皇看来,是有些软弱;与他的政见不同,子不肖父,容易使大秦这条船沉没。

可诸多子嗣中,其他子嗣看起来还不如扶苏,见着他,如见着老虎般唯唯诺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