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都能爬到典客大人的手下,这……典客大人虽然跟我差不多年纪,不过,我可年轻了!

我活的可长了……就冲着这个,刘邦觉得自己得多注意一下身体健康,别被典客徐大人给熬死了。

自己死了,他都没死,那算什么事儿啊!

公主大人这才终于同意, “行吧,如果你能够做到的话。”

赢今歌怎么也没想到,刘邦对自己的定位在九卿之一的典客身上,若是知道自己本来可以到达什么高度,定然不甘心。

听着她同意后,刘邦还颇为兴奋的对着自己两个‘同事’龇牙咧嘴,没怎么读过书的侄子们,都在公主门下的学堂上课。

刘邦自认是公主对他的重用,毕竟那些工坊的工人们,家中只能够允许一个孩子进入学堂,他就不同了,不仅是侄子,连侄女都批准了!

曹参和萧何在赢今歌一次的策论中,就被秦始皇给看中了,安排到了王绾手下。

赢今歌当时还在心里嘀咕, 【果然,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他们在我手下历练这么久,肯定有所成效。】

秦始皇:单纯是知道了他们乃大才,还挺年轻,培育一下,就能为大秦效力了。

那会儿,秦始皇还记得赢今歌从泗水带回来了五个大才, “不是还有一个吗?怎么不见你提过?”

秦始皇对樊哙这个勇猛前锋有点印象,不过,不足以与韩信的功绩媲美,很快就被抛之脑后了。

曹参和萧何这两位能够当上大汉丞相的人,也放在了心上,找到机会,就从赢今歌身边挖了出来。

为大秦效力和为华安公主效力,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大秦变得更好!

只有一个,似乎没什么存在感?

不应该啊!能让今歌从泗水找出来的人才,历史上定然赫赫有名,安排在哪儿了?

“阿父,您是说刘邦吧?现在在典司,跟着典客呢!能说会道,我还让他帮忙销售一下镜子,肥皂和玻璃呢!”

赢今歌也不知道怎么跟阿父说才好, 【阿父,要是你知道刘邦是谁,就定然不好奇了。】

“能说会道?那也算本事儿?”秦始皇见过不少能说会道,侃侃而谈的人,就连是当年吕不韦门下的不少门客,都优秀得很。

“知人善用?有自知之明?”赢今歌绞尽脑汁后,想到了另外两个优点, 【刘邦谋略不如张良,萧何,武不如项羽,韩信,凭什么人家能打下大汉天下?】

【不正是因为他知人善用吗?能够安排人在合适的位置上,自己也不过多干涉,能打就打,我放权,任由你管理。】

【哪像胡亥,当时章邯在抵挡反秦大军……哦,是胡亥还是谁来着?大军来临,因为抵挡不出城,被皇帝责骂换将领……哦,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