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宫里的格格,就是另一回事了。虽然她们也是皇帝的女儿,但就算在玉蝶上也只会简简单单写上一句皇三女,皇五女,生母是谁谁谁。宫里的人只要能按着排行把她们区分出来就好。若是宫妃疼爱女儿,也许会给小格格取个乳名,但这也只是在自己宫里叫叫罢了。她们是天之娇女,能对她们直呼其名的,这宫里又有几人呢?名字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林叶解释道:“你们的名字之后是要上玉蝶的,所以朕觉得你们自己的名字还是由你们自己取比较好。当然,你们要是拿不定主意的话,也可以征求你们母亲和朕的意见。”

六格格道:“汗阿玛,我们的名字有什么需要避讳的地方吗?”

林叶摇头:“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如果你们想要和你们兄弟一样从胤字辈也可以。”帝王的名字需要避讳,反正应该没有人会和太子重名吧。

他伸手揉揉几个小姑娘的头:“这件事不急,你们几个慢慢想,过几天再给朕答复就可以了。对了,之前答应给大格格的书。”他转头吩咐身边的小太监将他之前从藏书阁里找到的书拿来交给大格格。

大格格歪了歪头疑惑道:“之前汗阿玛不是已经给儿臣赐人赐书了吗?”

萝莉少女真可爱啊,林叶忍不住揉揉大格格的头:“这套书因为译者的原因,那些奉命整理书籍的人并不敢拿给你看,所以朕亲自命人把它找来了。”

三格格有些好奇道:“译者?难道这书不是本国人写的吗?”

林叶笑而不答,把小太监手里捧着的书交给大格格。几个女孩凑在一起看书籍的封面,只见上面写着“几何原本”四个大字。

林叶解释道:“这是前朝礼部尚书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一起翻译的,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本了不起的数学巨著。不过可惜的是,他们只翻译了前六卷,后面还有九卷并没有翻译完。”

五格格惊呼一声:“可是汗阿玛,那个人是前朝的大臣啊,而且他还是……”

林叶温柔笑道:“五格格知道徐光启这个人吗?”

五格格红着脸解释道:“汗阿玛之前命张师傅修《明史》,我从师傅那里听过一些关于徐光启的事……”而且,她总觉得张师傅对徐光启颇为推崇,对他的一些举措没有得到实施颇为遗憾,不过张师傅是汉臣,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让汗阿玛知道了吧。

林叶笑道:“徐光启算得上是十分了不起的人呢。朕现在做的一些事,细细想来,和徐光启当年做的一些事倒是十分相似。”

三格格不屑地撇起嘴:“一个前朝乱贼,又怎么能和汗阿玛的壮举相提并论?”

林叶忍不住笑了:“三格格倒也不必这样说,有时候承认别人的长处才更能看到自己的短处。”

三格格红着脸低下头:“儿臣警领圣训。”

六格格好奇道:“徐光启当年做了什么事,值得汗阿玛如此推崇?汗阿玛能给我们讲讲吗?”

林叶笑着命人送上茶水点心,给几个小姑娘讲故事:“徐光启是一个善于学以致用的人。他出身农家,家境贫寒,科举久不中。后来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传教士利玛窦,拜他为师,皈依天主教,跟着他学习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除了和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他还出版很多著作,其中《农政全书》应该是对百姓贡献最大的。此外,他还和人一起编撰了《崇祯历书》,不过这书上是前朝皇帝的年号,后来就被你们皇玛法改了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

三个小丫头乖巧摇头,五格格不太确定地说:“是《西洋新法历书》吗?”

林叶点点头:“虽然说这是前朝大臣编的书,但这本历书本身还是很有价值的。你们皇玛法将这本书改名之后,依然颁行天下。”

“朕说徐光启的一些的做法和朕相似,是因为我们都做了类似的事。甘薯这种高产作物原本只在温暖的福建一带种植,是徐光启把它引入寒冷的北方解决百姓吃饭问题,为了便于储存,是他发明了地窖储存法并将其进行推广。此外,面对女真骑兵大举南侵,也是他提出组建火器军,兴建正兵,若是他的这些举动真的成功了,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大清了……”

六格格: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汗阿玛的语气里充满了遗憾。而且女真骑兵什么的,不就是当年的老祖宗们吗?

她提出疑问:“为什么他的法子行不通呢?”

林叶沉默了一会儿,解释道:“国力堪忧,官场腐败,天夺其命。”

阻力太大,再好的办法又有什么用呢?林叶最近梳理自己穿越以来所做的事情,发现自己和徐光启做的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无非都是兴农业,建火器和推广科学知识罢了。就算隔了四百多年的时光,有些人的智慧依旧是远远超过现代人的,他所凭借的只不过是多了解的一些东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