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顾清晏依次给曾祖父、伯祖父、父母都磕了头,感谢他们在天保佑。

顾华斌蹲在自家老爹的坟前,东拉西扯道:“爹啊,您走了都快四十年了,也不知道投胎了没,要是没有的话,您也努力保佑保佑您的儿孙们,飞黄腾达

就不为难您了,平安康健总成吧!”

“早些年端文进京参加春闱的时候,我就让他在您坟前保证过,要想办法将他曾祖父、曾祖母,还有他祖母的坟也迁来凤鸣坡。”

“凤鸣坡上最好的几处穴位,我都给祖父他们留着呢,怪只怪端文这臭小子运气不好,还喜欢瞎出头,别人看见水匪祸害无辜女子,都缩着脑袋不敢出声,偏他一个文弱书生,逞什么能?!最后丢了性命,却连一声感激都没落着。”

顾华斌嘴上是在责怪长子,可眼底却满是痛惜,见顾清晏也蹲过来帮着烧纸,便转移了话头,继续絮叨道:“爹啊,这是您的曾孙,如今考中了院试案首,给祖父他们迁坟的事,眼下就指望他了,您可一定要保佑他平平安安的啊!”

顾华斌的身世有些不简单,知道他具体过往的人也就只有何红玉一个。

顾端文和顾清晏因为参加科举时要填写祖宗三代,所以勉强知道个大概。

至于包括顾端志和顾端礼兄弟在内的其他人,估计也就只知道自家父亲(祖父)是姓顾,是逃难来的柳溪村,以及刻在坟碑上的长辈们的名讳。

顾华斌心心念念要为其迁坟的祖父叫顾衍之,乃前朝世家大族出身,曾以状元之名步入仕途,为官二十载,官至正三品户部侍郎,更曾担任过两江巡抚。

听起来牛逼轰轰的,实际上其人更是牛逼轰轰的。

前朝国号为旻,跟“明”字同音,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都跟“明”朝很是相似。

旻朝末年,吏治腐朽,宗室人口庞大,土地兼并严重。

年轻的旻毅宗皇帝励精图治,与革故鼎新的户部侍郎顾衍之一拍即合,因此便有了顾衍之担任两江巡抚,大刀阔斧地整顿漕运海运之商税,清查两江之隐田隐户。

顾衍之赤胆忠心,刚毅果敢,可他所行之事,却无异于虎口夺食,最后惨遭恶虎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