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朝堂辩论(2 / 2)

这老头六十多岁了,此番话语情真意切。

“胡中丞,去年北方收成欠佳,百姓们今年有数月缺粮,此事如何解决?”

“朝廷调粮赈济。”

“那些地主拿走将近一半的收成,朝廷为他们养佃户,明年若仍是如此收成,朝廷继续为之供养,好处皆让他们占尽,朝廷拿何养兵,养百官?”赵立庆说话的声音愈发高亢。

胡宿被问得一时语塞,愣了半晌说道:“殿下,那也得想个两全之策,不可如此强硬行事。”

“那你说说何为两全之策?”赵立庆扫视其他官员,“诸位若有良策,也都道来。”

司马光出列:“殿下,此事最佳之法便是让地主降低租子,朝廷派人劝说。”

“此事已然尝试,那些地主最多降一成,于百姓而言毫无意义。”

群臣皆不再言语,方才出列之人也皆退回人群之中,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见无人再出来说话,赵立庆缓缓说道:“百姓几乎无法生存,诸位除了说些引经据典之辞,难道再无其他可说?”

文彦博出列躬身说道:“殿下,那十几个县虽可通过纺线维持温饱,但仍需遏制退地退租之事向其他地方蔓延,否则难以把控。”

“文相,附近其他地方皆持观望之态,故而我们要在这十几个县树立典范,行文让各县的知县去劝说地主降租,同时配合做好土地的清理。”

“是,殿下。”文彦博退回人群之中。

赵立庆指着那几筐奏折,说道:“这些折子系何人所写,自行取回。并非不让诸位上折子,往后有何想说直接写明白,一两句话之事何必写上数千字,谁有闲工夫看那么多。”

言罢,一甩衣袖,离开大庆殿……

大殿内顿时热闹起来,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刚才太子所说之话,有人仍不死心,还准备将折子直接递至皇帝那边。

福宁殿。

张茂则将大庆殿刚发生之事原原本本向赵祯禀报,赵祯感慨道:“立庆能压制住那些大臣,比朕强啊!”

“官家,要叫太子殿下过来吗?”

赵祯摆手:“不用,他既已知晓如何行事,便不去干涉,朕打打球、搓搓麻将甚好。”

离文德殿不远的政事堂,几位宰相商议着三省十三个县的退租事件。

欧阳修说道:“殿下已然说得清晰明了,我们赶快行文至那十三个县,以官府之名劝说地主们降租,否则真要延误春耕了。”

“永叔(欧阳修的字),也只能如此了,官家也一直未表态,应当是已与殿下商议妥当,既然如此,我们也只能做好善后之事。”文彦博虽不太赞同如此做法,但也别无他法。

富弻思索片刻后说道:“那代州那位姓白的地主如何定性?干脆定为造反,连官兵都敢杀,没收其家产,将其家人送去河中省种棉花,那些土地分给百姓,也能省事。”

“那就如此吧,把文书拟好,送文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