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策划政改(2 / 2)

饺子很快便送了过来,一盘饺子,一碗汤,一小碟醋。皇宫中的吃食颇为普通,此乃赵祯留下的传统。

次日,紫宸殿继续着昨日未竟的工作,不过今日的赵立庆略显疲惫,基本上都是坐着发言。

女官们连续忙碌了三天,直至初十才将记录整理完毕。女官李秋荷手捧整理完成的文书放置于御案之上,说道:“陛下,整理好了。”

赵立庆拿起来粗略翻看了一下,递予她,说道:“你念给朕听吧。”

“是。陛下。”李秋荷双手接过文书,翻开念道:“一、将‘中书门下’改称为‘政务院’,设左丞相一名,右丞相三名,统管政务。二、‘枢密院’设枢密使一名,副使三名,统管军务。三、谏院及御史台合并成立监察院,设监察使一名,副使三名。四、恢复六部的职能,六部各设尚书一名,左右两侍郎。盐铁司及度支司并入户部。”

这便是赵立庆所设想的三院六部制,李秋荷翻开下一页,接着念细则,整整念了半个多时辰方才念完。

“将文书抄写十几份,而后你们再仔细想想有无遗漏之处。”赵立庆轻揉着略微发胀的脑袋说道。

此方案一经公布,定然会在朝堂掀起巨大波澜,必须先与诸位相公商议一番,不知究竟会有几人支持,还是修改一下吧,不然根本没多少人会支持,想想就头疼。

次日,王安石与苏轼奉诏来到紫宸殿。两人落座后,赵立庆给他们每人一份机构改革方案,让其阅后提出意见。

王安石率先表达疑虑:“官家,实官实禄、收回职田之举固然不错,然而朝中众多官员恐怕难以接受,这等同于削减了他们半数的俸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介甫,后续还有关于补贴的细则,你阅完再言。”赵立庆为削减官员的这些额外福利,苦思冥想了好几日。当下的这些官员所受影响不大,只是对日后的官员福利影响甚多。

苏轼率先阅毕,放下文书说道:“官家,将发放给官员的粮食物品全部折算成银钱这一条甚好,收回职田所给予的补贴也只是减少了约一成多的收益,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

“这些并非主要问题,朕为使这改革方案能够顺利施行,已然做出了一些妥协。那些分布于各地的职田收回之后,接下来就得依靠你们去运作了。”

王安石阅完始终未发一言,认为这样一份改革方案改动甚微,直至赵立庆说出这番话,方才恍然大悟:“官家,您莫非是要先将这些职田分给百姓,从而逼迫地主们减租或者低价卖地?”

“介甫,朕这些日子深思熟虑,仅给地多之人加税这一项,恐怕难以达成我们的目的,他们定会将税转嫁至百姓头上。所以我们要为百姓留有退路,就如当年在那十几个县的运作一般。”

“官家,此策甚妙。”王安石皱了皱眉头,接着道:“可如此一来,需要众多人手,而且极有可能导致许多地方的田地荒芜,届时恐怕会引发粮荒。”

苏轼紧接着说道:“是啊!官家,需提前预防此类状况。一旦因粮荒引发动乱,改革便无法继续推进了。”

“粮食方面无需担忧,朕已让‘四海贸易’修建了五个粮仓,绝不会让粮荒之事在大宋发生。”

王安石和苏轼闻听此言,甚为吃惊,皇帝竟将一切都考虑周全,同时拱手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