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若草民做不到,救命之事草民定会守口如瓶,祝愿姜四公子寻得良缘。”

说罢。

顾烨跪下行了个大礼,姿态谦恭不谦卑,诚意十足。

姜县令没想到他会如此说,见他如此维护儿子的清誉,不由看他顺眼了很多。

“你当真要去考功名?可据本官所知,你似乎并未读过书。”

姜县令摸摸胡子,开始认真考虑起这门亲事来。

“回大人,草民虽未去私塾上过学,但家中幼弟在读书,我心中向往,私下里时常跟着认字读文章。”

“我相信只要努力,举人进士难说,但秀才我一定能做到。”

声音掷地有声,自信的人也更容易让人信服。

姜爹爹见机询问,“那你都自学了些什么?可否说说。”

“四书五经都能背诵,但理解不足,需请夫子教导。”

顾烨老实回答。

他记性好,之前在家时,每天听着顾小弟朗读,外加顾小弟起了让他一起走科举的心思,摆起弟弟的风范,硬是逼着他这个兄长看了几天书籍。

只是简单背诵书籍内容,他确实没问题。

不过这个简单,也就是对他而言了。

别看四书五经好像就几本书,可想全部背下来,也没那么容易。

姜县令不由惊喜道,“那老夫考考你……”

这下连自称都变了,可见顾烨目前的表现,已经很合他心意了。

接下来。

姜县令便仔细考校了一番。

然后高兴地发现,顾烨不仅能把四书五经背出来,还背得及其熟练,理解方面虽磕磕碰碰,但想法却极为新奇独道。

可以说,只要好生雕琢,考中个秀才确实不在话下。

甚至努力刻苦,外加运道好些,举人进士也是可以肖想的。

真没想到他们云山县的乡野之间,竟还有这种璞玉,可惜被家境耽误了,若能早点入学,那就更好了。

“好好好,没想到你出身低微,但却有颗如此上进之心,是老夫小瞧人了,还请顾郎君莫要见怪。”

姜县令也是个老油条,立马也不嫌丢人的笑呵呵认错。

顾烨也顺杆爬瞄向旁边的姜谷雨,不好意思询问,“姜大人谬赞赞了,不知刚才草民所提之事……”

“你既有心,又多番帮老夫解决难题,老夫岂有不成人之美的道理?”

姜县令正色叮嘱,“不过前提是你考中功名,在此之前,老夫不想听到外面有何关于我儿流言,你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