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2)

由于年轻时候经历过天灾逃荒,顾父被吓怕了,自此便对研究农耕气候很用心,多年下来也算有番心得。

因为是自己擅长的领域,老实巴交的顾父,说得就很顺溜。

这群书院夫子们,常年读的是四书五经,就算对农耕有所了解,但没有亲自种过田,终究还是有限。

所以,顾父的畅所欲言,在他们眼中就是头头有道。

王德元不禁感慨,“没想到顾老先生对天文地理,竟也如此精通博学,看来读万卷书,到底不如走万里路,凡事都得亲身体验,才能悟出高深真谛。”

“顾老先生果真大才也。”

其余夫子纷纷赞叹,满是崇拜。

顾父:他觉得这些人在演他。

顾父就这样满心忐忑,大为不解,莫名其妙成了拥有大才的,当世大儒老先生。

正好推着弟弟出门散步回来的顾烨:……

顾,顾老先生。

第38章

俗话说计划就是赶不上变化。

顾烨没想到自己绕了弯子,竟然让这群书院夫子们,搞出这么个乌龙,心中都要笑死了。

果然,脑补不分男女老幼,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想太多。

现在顾烨又不能直接拆穿,凑上去说他才是“顾老先生”,只能忍笑保持镇定走上去。

“父亲,这些先生是……”

顾烨故作茫然好奇。

顾小弟也是配合露出不解之色。

一边疑惑看向顾父眼神询问,一边朝众夫子拱手问好,“学生见过各位夫子。”

大晋朝不同阶级衣服是不同的,顾烨要装个普通农家小子,不能立刻认出其夫子身份,很正常。

但顾小弟身为童生,去过私塾学堂,要还认不出书院夫子的装束,就太假了。

而顾父见到两个儿子出现,顿时大大松口气,赶紧解释求助。

“这些先生说,他们是白鹿书院的夫子,前来我们村中拜见顾烨,顾老先生。”

“爹都跟他们说了,咱们家就你四哥叫顾烨,但没有顾老先生,他们就是不信。”

“老四老五,你们快跟这些夫子说说,爹就是个种地的,真的啥也不懂,不是大儒老先生,他们真的误会了……”

顾父边说边抹汗,声音惶恐又着急。

尽管他很享受别人夸他,但他人老实,被这么误会着,还要陪这些有大学问的夫子探讨学问,是真的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