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 / 2)

……

因着有考验顾烨的心思,同行去温泉庄子的路上,圣上都很积极与顾烨攀谈。

顾烨以后想在朝堂上有所作为,此刻察觉未来上司有考验心思,自然也是努力表现。

当然还得带上顾小弟这个超幸运的家伙。

俗话说独木难支,现在鞭策顾小弟很有必要,不然以后顾家靠他一个人吗?那绝对不行!

顾烨兄弟的优秀是实打实的,尤其是顾烨的思想,因为来自后世的缘故,更为新颖和宽阔。

这让只是想看看他们人品的圣上,很是惊讶欣喜。

原以为顾烨就是有个有些才学的青年,与往界那些锦绣文章的学子差不多,不曾想顾烨的很多想法,都非常务实。

也是。

顾烨兄弟出身民间,当初又研制出了曲辕犁和水车这般实用的东西,还有之前应对雪灾和军饷的策略,很明显就是务实派。

圣上很是赞赏,想了想询问,“邹谋虽只是个商人,但经商之道也与朝堂政策息息相关,也时常关注朝堂方向。”

“听闻近几年边疆情况有些不好,时常与外族发生摩擦,颇有大刀阔斧的兵戎相见之势,不知顾举人对此如何看?”

这是想看看顾烨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

不同的思想,关系到顾烨俩兄弟以后进了朝堂,往哪个方向安排。

圣上已经对他们兄弟起了重用的心思。

而顾烨兄弟俩都是接受系统名师教导的,想法自然相同,是主战派!

“打仗固然有伤亡,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就如伤口溃烂,刮掉腐肉虽痛,可却是最快最好的治疗办法。”

“学生老师曾说过,一个国家若要长久,就必须要有骨气,我们当今圣上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才有如今大晋朝的日渐繁华。”

顾烨道。

圣上虽是明君,但也爱听恭维话,闻言不由露出笑容,“哦,这如何说?”

顾烨不着痕迹拍马屁。

“能说的地方太多了,不过,我与弟弟最敬佩当今陛下的,就是他对于两国交锋的态度。”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此骨气心胸,数往昔风流人物,少有能比,能生在当下,卖与这样的帝王家,是我辈学子的幸运。”

他确实也没说错,当今圣上在别的地方不做评价,但朝政之上,的确是一位值得夸赞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