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1 / 2)

没有过多废话,圣上环视大殿上的新科学子们后,便直接威严吩咐,“颁发试题。”

此次殿试题目比之往年的笼统,要明确很多。

只有一句话:边疆夷族之乱,何解?

题目描述很直白简单,可回答却不容易!

众所周知,大晋朝虽统一了中原,但边疆周围,却还存在很多蛮族。

其中暂不详细说,先说现在殿试题目中提到的“夷族”吧。

这个夷族要说有多么厉害和庞大,并不至于,根本比不上最头疼的草原部落。

对方虽然每年都会来骚扰大晋边疆,但下手并不狠,就是属于那种抢一部分就走,不会闹出人命的苍蝇。

因此。

对这个夷族,大晋出兵攻打不划算,不出兵收拾它吧,又年年都来膈应!

着实让人烦得很,这不,朝廷的官员想不出好办了,碰到今年科举,就干脆把问题扔出来,看能不能在新科学子们身上找到解决灵感。

新科学子们:……

大家能怎么办,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答题呗。

不过,这种满朝堂官员都没想出好对策的事情,就凭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学子,基本大半也都是麻爪,只能纸上谈兵。

除了顾烨。

顾烨看到这题目后,仔细在脑中回忆了下夷族的地理位置,民族生活、军情等等情况后,就想出了个有点损,但超级管用的好法子。

——打贸易战!

既然出兵征伐夷族不划算,那贸易战就是兵不血刃收复这个麻烦小部落的最好办法。

而贸易战其实并非后世才有,只是后世用得比较多罢了。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个叫做“管仲灭鲁”的故事,而这也是顾烨曾经世界历史中特别有名的贸易战鼻祖。

这个朝代的历史中还未出现过如此例子,所有人都还没有贸易战的概念,简直就是他直接发挥的好机会啊。

顾烨嘴角勾起,下笔如有神刷刷开写。

“……夷族虽弹丸之地,但根据种种文献记载推断,夷族所在区域,乃是大晋通往西域陆行的最快道路,收复夷族,可开西域商路,利大晋千秋!”

“……吾从《晋史山川录》记载中了解,夷族之地气候水土,极适合种植剑麻等植物,当地百姓最大的收入,便是由此而来。”

“吾朝可令大量商人前去收购麻植,致使夷族百姓为求高利,增种麻植,放弃粮食土地耕种……”

“如此不出三年,夷族必定依赖商业为生。届时,吾朝再斩断商业来往,夷族百姓必定闹事,夷族首领只能俯首称臣!”

贸易战,主打的就是一个我很损,但我光明正大,你奈何我?

夷族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