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1 / 2)

把‘想要富先修路’这个理念贯彻到底。

最重要的是,修路需要雇佣苦力,岭南的百姓就有了一条新生计,家庭收入增高。

家里有了钱,百姓便舍得花用,又刺激了消费,经商环境一好,又吸引了大批外地商贩过来……

如此一环一环串连起来,岭南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之后。

因为造纸厂大量消耗植被,岭南大片大片的荒山野岭被砍伐,开发成了可以种粮食的田地,植被减少也让岭南的瘴气跟着稀薄。

周围的环境改变,岭南便逐渐显现出它一年三熟的风水宝地能力。

而改善良田的同时,顾烨还把谯猪技术公布了出来,让百姓们养猪再也不用那般费力,轻轻松松就能把家里的猪崽喂胖。

谯过猪的没有膻味,又肥又好吃,简直让人惊喜不已。

好消息传到京城,也让圣上开怀大笑,对顾烨极尽赞美表扬,毫不掩饰看重之心,京城的朝臣们憋闷发酸,却也不得不承认,顾烨混账是混账了些,但确实很有才。

不过。

真正让顾烨名声大噪,在岭南号召力空前的,还是他把治疗疟疾的药给研制了出来。

疟疾在古代是很严重的病,基本得了能不能活全看运气,尤其是像岭南这种潮湿闷热,蚊虫泛滥之地,每年死在疟疾上的人数不胜数。

岭南的人可谓是“闻疟疾而色变”。

所以,可想而知解决了这个难题的顾烨,对岭南的百姓们来说,是何等意义。

特别是自从顾烨上任岭南太守后,岭南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过,他的声望如何不高?

当然。

为避免自己声望过高,被皇帝忌惮,顾烨在外行走时,时时刻刻都把圣上挂在嘴边,表达自己的忠诚,帮圣上宣扬名声。

所以,顾烨的声望在涨,圣上也没少,民间到处都是对圣上重用人才的贤德夸赞之声。

圣上对他自然就没什么意见了,反而更加满意,觉得他真是又有能力,又识趣忠心。

看看这满朝大臣,就属顾爱卿最得他心!

时间,就在这忙碌的高速发展中,一晃而过。

……

五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