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雍朝与北国尽在殿下之手,这天下百姓一样也可以安居乐业啊!”

周伯说完后,深深拜伏在地,不停地给二皇子磕头,即便二皇子伸手去扶,他也不肯停下。

二皇子眼见地上都沾了血渍,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周伯,你何必要做到如此地步呢?”

周伯继续磕着头,嘴上颤声说道:“因为殿下是公主的唯一血脉,亦是老奴看着长大的。”

“若殿下生来平庸也就罢了,老奴便只盼殿下平平安安,但是殿下聪明绝世,足智多谋,您生来就当是上位者啊!”

烛光明灭,将二皇子的脸照得时暗时明。

若是从前,周伯说这样的话,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因为他运筹帷幄,一直以来一切都很顺利。

可是这些时日,他连连挫败,当真生出了一丝无力感。

或许,这场大业光靠他自己,是真的完不成的。

“周伯,停下吧,你让我仔细想想。”

周伯磕头的动作猛地一顿,再抬起头来之时,鲜血顺着他的鼻梁流下,滚落在了他的衣襟上。

可是他浑不在乎,只是欢喜至极地望着二皇子。

“殿下,那老奴跟您去宗人府,如若殿下有需要,老奴随时都可以和他们取得联系!”

“嗯。”

二皇子淡淡应了一句,转身走进了后殿。

“周伯,收拾收拾,现在就走。”

这条非生即死的不归路,到底是越走越远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接下来还要脚踏多少鲜血,手握多少人命,他也顾不得了。

倾尽全力之后,成王败寇,他沈元白皆认!

“好!老奴马上就好!”

周伯欢天喜地地应了。

————

太子在一个老太监的领路下,来到了白日里二皇子和虞昭仪约见的假山。

他目光环顾四周,若有所思。

老太监在一旁执着灯,沉默而恭敬。

太子状若不经意地问道:“你在这春华园多少年了?”

老太监赶忙应道:“回殿下,有二十四年了。”

太子轻轻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眼前这条路,通向何方?”

老太监对此地十分熟悉。

“回殿下,这条路偏僻得很,寻常少有人走,但其实它直通宫中御花园北门,还算是条近道。”

太子神色微微一动,“御花园北门?”

老太监点了点头,“没错,从这里出去,无论是去翊坤宫、兴荣宫还是兴华宫,都是更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