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1)

她说的确实也是问题所在,也是这么多年都无法根治的原因。

原本有些动摇的女子们也低下了头。

尤悠深吸了一口气,明白该轮到自己上场了,“你们觉得你们有勇气独立生活吗?”

她有点紧张,声音也在抖,也许是为了心口一直不平的愤懑,也许是因为她要说的话承担了那么多人的未来太重了,所以她也没有等她们的答复,只是自顾自地往下接着说。

“你们想要修仙吗?如果检测出来灵根,可以和我们一起修仙,如果没有灵根也没有关系,朝廷现在很注重这个事,你们从青楼里离开后会有人教你们读书,你们也可以去耕作、去织布、去绣花或者做其他一些手工艺小买卖。”

她停顿了一下,下意识捏了捏自己的袖子,“我不是专门负责这些的,但是朝廷这边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之后绝对不会再和以前一样,你们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

何燕做的不止她现在所说的,尤悠不知道全部的内容,但是师姐隐约有和她透露过一点,青楼女子的问题其实只是摆在明面上的一个小问题而已,归根结底还是女子的地位低下,除了遵从父命老老实实嫁人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而这个地位,最主要的就是价值,因为没有生产价值,劳动力也微乎其微,所以地位也就不高。

何燕从人口、从生产、从各方面去说服的皇帝和几个内阁大臣,皇帝并不是迂腐之人,虽然确实一开始有点轻视女子的意思在,但是面对修真界的强者时他也意识到了在绝对的强大面前,性别根本微不足道。

而何燕最打动他的一点就是,她把民生摊开了和他说明,对统治者来说,底下的人是男是女也许是会有一点点影响,但是不多,刀好用就行,管它是什么刀。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何燕和他透露了一点关于邪魔的事情,如果人口再这样下去,不管是修真界还是凡间早晚要结束了。

而无论男女,招收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科举,但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很少有读书的机会,即使是官宦也未必愿意让家中女儿读书,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到底是根深蒂固了,少有的饱读诗书的女子家中也未必愿意让她出来抛头露面,更遑论参加科举了。

但是青楼女子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各大青楼的花魁,即使她们所学的多是诗词歌赋而非经史子集,但是到底是识文断字的女子,再去接触经史子集总比从零开始的简单。

而一旦有一个女子中举,撕开了一片裂缝,后续其他女子的入学和科举就简单了,何燕也在考虑,如果到时候实在不行,一直都没有女子中举,那她就亲自下场去考上一次。

人间有人间的规则,修真界有修真界的道法,如果不是修真界不能随意用法术参与人间事宜,尤其是这种关于国运的事情,何燕会想直接用武力解决这一切。

不过封禁快,后续的事情可急不来,尤悠一行人跟着各大锦衣卫四处奔波在各大青楼,何燕则是在工部指导各种技术生产,她当初当皇帝是真的下过地走到民间去观察体验过的,更何况她还有几十年修真界的见识,法器她不会做但是一些简便的原理她还是懂的,现在在工部简直如鱼得水,各种机器工具她看两眼就知道要怎么改才更合适。

要给女子提供地位,那就要发展生产,要提供足够的岗位和工作让人劳动起来,才不会重新回到泥潭里。

而这其中农业也是重点发展的对象,农耕的工具是个大问题,另外就是农药的事,《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着上千种防治病虫害的药物,但是提高产量的药物却少之又少,不过何燕也并不是这方面的好手,她研究了几天发现始终不得窍门后也没再纠结,直接传音让丹峰一位师妹下山帮忙。

除了在工部和户部来回跑,何燕还不断出入皇宫,和皇帝探讨各种政策,最底层的百姓才不管你青楼不青楼的事,能吃饱饭能养活一家人才是最要紧的,所以减轻赋税缩短服役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要一步步迈,政策也不能急于一时。

而另一边,尤悠虽然其他很多方面都干得不怎么样,但是归纳整理数据这一块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是前世用惯了excel的关系,很多数据她都会下意识整理成表格样式,这样很多事记录下来就会显得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她最主要的还是了解登记京城各大青楼里姑娘们的去向需求,以及她们有什么才艺,最后登记造册。

能修仙的就往宗门里送,识文断字的就劝她们攻读经史子集去考科举出人头地,擅长琴棋书画的可以去卖字画书帖,擅长女红的也可以考虑去当个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