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南北太子案(2 / 2)

手机里的大明朝 叫天 2781 字 1个月前

于是,崇祯皇帝便把手摇发电机和短波对讲机交给了史可法,并且教会他怎么用,也和他约定了每天联系的时间段。

随后,崇祯皇帝便传了黄得功,对他说道:“你回去之后,关注南京那边,如果听闻有太子出现在南京,你便赶回去一趟,看看是不是真是太子到了南京。如果是,就带到军中,只有伱护着,朕才会放心……”

明末这个时候,就发生了南北太子案,也就是京师和南京都出现了一个自称太子的人。最终,这两个人都被判为假太子。

京师这边,被多尔衮处死;

南京那边,被关入大牢。满清军队兵临城下之时,弘光帝逃走,南京百姓自发涌入大牢,把假太子救了出来,后来就没有了消息。

崇祯皇帝不可能不关心他的儿子,因此,在听朱海军说了之后,就一直牵挂他的三个儿子。

但是,按照朱海军的说法,蝴蝶效应之下,有可能这南北太子案不会发生,或者以另外的形式发生。

根据后人猜测,北太子,也就是京师这边自称太子的人,很有可能是真太子。

说是他听闻坤兴公主在周府,想和坤兴公主相见,所以就跑去了周府。然后他外公周奎怕了,叫他改姓,但是他不愿意改,就被周奎轰了出去,结果被巡夜兵丁抓到,从而引发了北太子案。

但是,历史已经有改变,坤兴公主已经被救回,北太子案的起因有了变化。这事到底还会不会发生,谁也不知道。

崇祯皇帝当然不会只看着,而不管他儿子死活。因此,他联系了李士元,让李士元派人去京师寻找。

但是,南京这边的太子,他也不敢保证说一定不是太子,所以才交代给黄得功。

此时,黄得功听到崇祯皇帝的交代,便立刻保证道:“陛下放心,只要南京真出现了太子,末将必定领兵前去看个究竟。”

说完之后,他又犹豫了一下,然后便说道:“只是……陛下,末将并不认得太子殿下。这可如何是好?”

黄得功在崇祯九年之前一直在外打仗,等到崇祯九年的时候,他才被崇祯皇帝选为副总兵,组建忠勇营。

那个时候,他就待在京师,不过是在军营训练军队。因此,他除了见见崇祯皇帝之外,并没有机会见到太子殿下。

崇祯皇帝听到他这话,想了一下,便对黄得功说道:“朕在送他们三兄弟出宫之前,有交代过他们一段话。朕现在给你说,如果他能说出来,那必然是真的。说不出来,那便是假的。”

送完之后,崇祯皇帝便把他送三个儿子出工之前交代的那些话重新给黄得功说了一番。

虽然黄得功是个糙汉子,但是当他听到崇祯皇帝交代他儿子的这段话时,也能听出崇祯皇帝话中的无奈和不舍,还有一种悲凉绝望。

当崇祯皇帝说完之后,黄得功便又跪了下去,泣曰:“都是末将无能,没有杀尽贼寇!”

崇祯皇帝看着他,心中有点感慨。当年组建忠勇营的三个主将,孙应元和周遇吉都已经战死殉国,而黄得功在原本历史上,也会在今年战死殉国。

不管怎么样,当初挑选了他们三个武将,算是没有挑错人的。但是,如今也就剩下黄得功一人了。

他心中这么想着,便站了起来走过去,亲自扶起黄得功说道:“天下武将如能都像卿一般,天下何愁不平!”

随后,崇祯皇帝一起接见了总兵刘肇基和扬州同知曲从直,对他们两人说道:“朕知道你们两人都是辽东人,如今有家不能回。不过朕向你们保证,朕有天师相助,必定能中兴大明,光复辽东。到时候,你们便能衣锦还乡,去看看自己的老家!”

相对于南京的弘光帝来说,崇祯皇帝真的是非常努力,非常勤政。他说出这样的话,比起弘光帝,自然更能让人相信。

刘肇基和曲从直听了,自然是激动回应,盼着有那一日。

崇祯皇帝便叮嘱他们两人,回去之后可先把家小交付给沈廷扬,先一步送到登州府这边,然后一切事情听史可法的就成。

还有马应魁,那就不必说了,是史可法的心腹之将,崇祯皇帝就只是鼓励了一番。

还有秀才王士琇,医士陈天拔和画士陆榆,他们并没有什么官职,此时的扬州,多他们不多,少他们不少。就直接让他们留下了,至于他们的家人,都交代给沈廷扬,回头送到登州府。

等所有人都交代鼓励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便亲自送他们上船,返回扬州。

史可法带着其他人,在船头甲板,向崇祯皇帝跪别,一直到看不见了为止。

这次登州府之行,史可法很是有点感慨,说道:“原以为陛下经历如此之多,会因此沉沦。结果没想到,陛下就是陛下,让本官感觉到,陛下斗志远胜以前,却有中兴之君之相也!”

黄得功一听这话,想也不想就说道:“那还用说,底下有太祖皇帝指点,还有天师相助,中兴大明朝,那是必然的。”

说到这里,他又咧嘴一笑说道:“以后,我们都是中兴之臣!”

其他人听到他这话,也都露出了笑容,虽然说中兴之臣赶不上开国功臣,但是也是非常好的了。

在他们回去的时候,崇祯皇帝这边,却依旧是在忙碌。

马上就快要到春季播种的时候了,崇祯皇帝的打算,是继续往西边扩张,把莱州府也给占下来。

这样一来,可以赶着春耕的时候,就能多种一些高产作物。

另外,莱州府有比较大的铁矿,也可以多少弥补铁料来源。毕竟只是靠买铁料,并不现实。

说起来,还是多亏了李士元。

太平军在登州府的动作,毕竟很大,虽然是冬天,但是消息多多少少也有传到莱州府这边。就有个别人偷跑到青州府那边去,找名义上建虏的户部侍郎王鳌永告密。

结果自然不用说,告密的人就都撞到了李士元的手中,事情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另外,满清为了对付南明军队,还曾经想抽调山东军队。在省会济南的满清山东巡抚方大猷,便想要王鳌永这边的几个府抽调出军队。

不过李士元以王鳌永的名义,借口青州有太平教无法派兵,但是也不需要外地派兵协助给敷衍过去了。

如果不是因为李士元控制着青州府,那登州府这边的消息,不可避免会慢慢泄露出去。

根据李士元的消息,他其实已经收复了太平教,用太平教的名义隔开了青州府以东的联系,这就给崇祯皇帝有了收复莱州府的前提。

在崇祯皇帝准备这事的时候,登州府城码头这边,郑芝龙所派来的船队,终于安全抵达了。

五百料的福船,十五艘的粮食,八艘的铁料,三艘的硫磺,七艘的硝石,三十三艘大船组成的船队,规模绝对是很大了。特别是东江水师全军覆没之后,登州府城港口这边,就再也没见过如此大规模的船队。

因此,当船队还没靠岸的时候,登州府城这边早就已经知道了。匆匆赶到登州府城的左懋第,便又赶到港口这边来接收物资。

领郑家船队前来的,自然不可能是郑芝龙本人。本来郑鸿逵是最合适的,因为郑鸿逵在崇祯末年的时候做到过登州副总兵。

不过到了弘光朝之后,弘光帝加总兵官,驻镇江,以舟师扼守长江口。因此,郑鸿逵就走不开。

郑芝龙的义子郑彩和郑鸿逵一起镇守长江口,因此也不方便押送。

最终,郑芝龙定下押送船队过来的,是他的另外一个弟弟郑芝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