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二十万大军出征西南,领头的是一个无名将领。半路停下休整之时,李南淮遭人暗杀,他手起刀落取了那人性命,仔细一看,竟是军中人士。

日头晒热了皇宫中的地砖,谢熠秋正批阅奏章,手边放着一盏清凉解暑的凉茶,便见宫人带着急报一路小跑过来。

谢熠秋将急报丢给顾濯,道:“念给朕听。”

“上面说,世子殿下在费州城下砍了统领的头,把二十万大军收归己有。”

谢熠秋将手上的折子丢给顾濯看,道:“这急报竟然还没有朝中文官的折子来的快。”

顾濯看都没看,道:“他们自然不知道世子殿下手里的虎符是陛下给的,还以为殿下是陛下的心头之恨呢。他们着急煽风点火,却不知世子殿下已经为陛下所用。”

谢熠秋道:“那些上书对李南淮口诛笔伐之人肯定是得了某人的信,与裴氏一党。正好让朕看看,朝中到底还藏了多少蠕虫老鼠,尊的竟不是朕。”

顾濯看了一眼这厚厚的一摞折子,道:“不忠之臣换掉就是,臣不仅可以做陛下的耳目,也可做陛下的手,替陛下了结了这些人。”

两月之内,李南淮带兵收复边郡,另立郡守,将倭贼赶回海上。

一时间,朝廷的风向又变了,起初那股对李南淮不满的声音几乎瞬间销声匿迹,但不是那些人换了想法,而是朝廷换了一批人。

当初裴钱在朝中养的那些水军竟在两月之间就被顾濯收拾的一干二净,要么就是在家中暴毙而死,要么就是抱病致仕,再有者竟说自己未来三十年在朝廷上水逆,自请辞去。

朝廷任用了新登科的状元郎与探花郎,又挑选了不少才子佳人。曾经朝中老臣被换了下来,剩下的一些要么就是墙边草唯唯诺诺,上不了台面,要么就是坚定的谢熠秋拥护者,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的。

朝廷走狗一清,谢熠秋为了李南淮收复边郡立下大功,也为了其能更名正言顺,为其赐爵清宁侯、安武大将军,与辜泽宽同级。

又过不久,宫人带着新的军报钻进阳神殿。

本以为又是什么大事,结果打开一看,竟是一首小词。

疆北雪,长山巅,

飞雁伴风烟。

烈马长嘶沙场上,

落雪轻点甲。

清宁过,奔涌处,

铁索山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