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1 / 1)

顾濯垂着头坐在床沿,沉沉地呼吸了许久,刚要起身却感到手脚皆被冻得发了麻。

不多时,韩承进来了,道:“重善将军出营巡视了,昨夜偷偷潜入边境了几个西奴人,有几个抓着了,有的被溜走了,将军披着星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

顾濯穿戴好了衣服,“近日西奴愈发猖獗了,这事得呈报帝京,重善顾忌朝廷忙着肃清北明政局和莽蒙的战事,顾得太多总是会委屈了自己。”

“重善将军总是在顾他人,从未顾及过自己。只怕这次西奴人并不是只为了试探,像是要有大事。”

“确实是要有大事。”顾濯紧紧裹着氅,双手瑟缩在衣服里出了门。

顾濯在营里找了匹健硕的马,只见误之急匆匆跑过来,惊奇道:“主子是要出去吗?主子连饭都还没吃呢!”

顾濯只觉得冷,哪里还有心思吃饭。他翻身上了马,策马出去,喊道:“巡视去。你们自己吃吧,不必等我。”

冷风刮着自己的脸,他似乎能跨过千里眺望到濮州,他承认自己的心里生出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或许是因为相隔两地,又或许是因为那个梦。

他像是替谢熠秋尝过了这些年夜夜噩梦环绕的滋味了,四万孤魂野鬼时时刻刻凝视着他,将他的心套上一层解不开的枷锁。

心有多冷?有多疼呢?

他任凭细如冰丝的风刺痛着自己,只管在雪原上策马,好似在追求短暂地脱离尘世。吐出的热气一瞬间便消失不见,在冰天雪地里,他的身子逐渐热起来。

荒无人烟的、辽阔安宁的的原野,无论多么干净,也是要沾染鲜血的。滚烫的、恼怒的北明将士的鲜血。

他的眼前多个些看不清的东西,在远处飞来,似是鸟。随即是震动的大地。

顾濯猛地勒马,听着马蹄声逐渐靠近,定睛一看,是无数衣着奇怪的人呼号着什么。忽然一支冷箭射了过来,顾濯急忙一夹马腹躲开。箭破寒风,直直地插在了雪地上。

顾濯掉头欲走,却见身后也有了人,将自己团团围住。

他们的口音奇怪,定然不是北明的。北明虽然各地口音也有所不同,但却相差不大。顾濯心道不好,这怕不是遇上西奴人了。

只恨他什么武器都没带,也无人跟着,自己孤身一人怕是逃不了了。

他确实心脏跳的厉害,但忽然心生一计。若他能进了西奴的营地,或许会更方便些。

.

蒙都地处莽蒙的最西部,顾尔金快马加鞭了三四天才到,到了的时候老可汗虽还没死,却已岌岌可危。

他的命算是硬的,前些年身体就不好了,前线依靠顾尔金,到了紧要关头,蒙都也得依靠顾尔金。老可汗此生唯有两子,一个被逼得来往于前线和蒙都,一个到现在下落不明。多少人盯着可汗的宝座,可他们不会轻举妄动,因为他们还要靠顾尔金把阿尔斯愣除掉,叛军不除,他们不能轻易动手夺取。谁也不能先动手,先动手的便要背负弑君篡位的罪名,成为众矢之的,因此这些年一直拖着,最好是托到老可汗自己死了。

可是老可汗却撑了这么多年。现在连开口都难,唯独眼皮可以动一动。

部中有几个算是有权威的族老,其中顾尔金的叔父那日松是剩余与老可汗最亲近的了。老可汗卧床难开口的日子,顾尔金在外征战,一直是他在主持大局,但是他只有一个女儿,即便是现在能够暂为主政,日后也定是要交还权力与顾尔金的。因此他在其他人眼中就如跳梁小丑,在真正出事的时候压不住任何一个人。

那日松知道顾尔金为了回蒙都在冰河隘撤了兵,令叛军往西趋进了数百里。他在可汗房中出来,道:“若只有叛军,阿兄也不必苦撑,如今这副模样,便是饮甘露也难挨。”

顾尔金道:“其他族中子弟等着阿父去死,也盼着我死在冰河隘吧。”

“他们不盼着你死,你若死了,叛军便无人可抗击了。他们想耗死阿兄,你在外打仗回不来,我手里的权便是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蒙都落入谁手,谁也说不准,他们都盯着呢。”

“阿尔斯愣若是没了我的抵抗便会一直趋进,我便不得不离开蒙都。当真是分身乏术了。”

那日松叹了口气,“是我拖累阿兄。无兵,无子,也无权。这些日子边境总有西奴人出没,竟无人肯去征讨。我派自己的人马零散擒获几个,这不是问题。怕就怕,西奴和蒙都里的一些人有勾结,故意惹事引你回来。”

如今的莽蒙已然是内忧外患,顾尔金身为可汗现在唯一的儿子,就算是将自己分成几份也无法顾及周全。若是西奴这个时候打了莽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