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续)(1 / 2)

覆汉 榴弹怕水 5208 字 1个月前

十月初一,这是建安六年最后一个季节的第一日。

而下午时分,北风萧萧渐起,眼见着天色阴沉到要下雨的时候,顺着黄泽南逃的孙策和他的部属,终于在清河与黄泽的交汇口等到了太史慈姗姗来迟的追兵!

这一点都不荒谬,真的是等到的,一群逃兵很辛苦的等到了追兵。

话说,孙伯符南逃路上,便得知李进之前把守的浮桥已经被太史慈给占据了,于是双方同时陷入到了两难境地。

当时的情况是,孙策在清河内侧,太史慈在清河外侧。

其中,太史慈所部的兵力和战力绝对占优……尽管为了维持包围圈,太史子义沿途分出了足足小一万兵马沿河警惕、布防,但等到到达包围圈南段的浮桥时他依然还有一万出头的兵马,而且骑步俱全。这样的配置,相对于同样有一万兵,其中甚至还有三千由孙策心腹爱将董袭所领甲士的孙策军而言,当然是绝对占优的。因为孙策军到了现在已经极度疲惫和惊惶了,而太史慈是来当猎人的。

但是,战场是要讲地形和天时的,此时此刻,一条因为下游清河郡而天下知名的清河,却成为了二者之间微妙的平衡所在。

孙策当然不敢渡河,他要是敢渡,无论是从哪里渡,太史慈都能做到半渡而击,轻易了结此战;相对应的,太史子义也有些不大好渡河的意味……因为很明显的一件事情是,可能是孙策本人在这一万江东子弟中威望卓著,所以其部虽然疲惫、惶恐,却远远没有达到丧失纪律和战斗力的状态。

换言之,太史慈也有点需要顾及自己被有些归师难当意味的孙策军半渡而击;而且还要考虑会不会因为自己渡河,引发孙策军主动分兵渡河逃窜;还要考虑会不会让孙策等重要人物趁乱潜逃;还要考虑会不会被韩当和程昱这两位不需要战功的大人物夺走功劳……

说白了,双方固然是实力差距明显,但战争来到这份上,孙策的战略目标太低了,他根本就是能活一个是一个。而从太史慈的角度而言,他却是需要建全功的!

天可怜见,去辽东募了一次兵,回来啥啥都没了!

不说赵云之前靠着平凉的功劳成为方面将军,赵子龙的为人在邺下是没得说的,而且跟太史子义关系很好。关键是,连张辽那种蹴鞠霸王都能在帐中攒下一堆敌酋首级,眼瞅着战后必然封侯……他太史慈难道要被那种人居于头上?

大丈夫生于此世间,眼看着天翻地覆,自然心中慨慷,想要替三尺剑立下不世之功,顺便封个侯什么的,怎么能糊里糊涂落人于后呢?

所以,这一战,最好也是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他自己一部独自完整吃下孙策全军,然后还要独立擒获或斩杀此军中两个牌上有名之人——董袭与孙策!

于是乎,就是在这么一种不对称的心态下,双方相持了一阵子以后,尤其是天色开始阴沉,很可能快下雨的情形下,考虑到骑兵作战能力的问题,终于还是更有余地的太史慈选择了主动进军!

其人将麾下一分为二,大部分步卒,约六七千众,被交给了副将朱灵、皇甫坚寿,让他们直接往孙策军所屯驻的黄泽、清河交界点外侧布阵监视,严防彼辈趁机逃窜,而太史子义本人则带着几乎所有骑马的部队,约四五千众,从稍远一些的浮桥处渡河,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整备完全,然后便匆匆朝孙策军疾行而来。

出乎意料,孙策军全程按兵不动,既没有主动去半渡而击,也没有趁机渡河拼死与河对岸的燕军步卒决战,而是静静的等到了太史慈部整备完全,引数千骑兵到来。

原因很简单——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孙策望着头顶渐渐浓厚到要滴水的云彩,难得长呼了一口气。“从昨日便知要下雨,总算是等到了……元代!”

董袭赶紧俯首听命。

“今日就看你的了。”马蹄隆隆之中,孙策低下头来,按着对方臂膀恳切言道。“不到万不得已,咱们不能入泽躲避,不认识道路,部队进去就是溃散的结果,根本收不回来……如今之计,便是你用三千甲士,尽量顶一顶对方的骑兵,只要雨水一落,燕军骑兵就没那么厉害了,到时候要是雨水再大一些,说不得咱们还能趁乱击败对方,全军而走。”

“属下知道。”董袭因为缺乏睡眠而双目通红,闻言却气势不减,当即振甲扬声以对。“那太史慈不也是因为知道要下雨才匆匆过来的吗?彼辈为争功劳,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线生机,而末将受将军大恩,必然会一步不退!”

孙策闻言一时感慨,却又连连颔首:“既如此,你率甲士守前军,我带其余部属守中军,咱们一定要活着回去!”

“局势危殆,将军活着回去便可!”董元代干脆做答。“末将不值一提!”

言罢,这位会稽勇将不等孙策回复,便直接转身离去,去前军应敌了。

天色愈发阴沉,几乎就要滴下水来,而出乎意料的是,之前在浮桥处折腾好长时间的太史慈再度浪费起了宝贵的骑兵使用窗口,居然玩起了阵前搭话的套路。

“素听邺下传闻,说孙伯符号称江东小霸王,有万夫不当之勇。”太史慈横长戟在马前,遥遥喝问,身后一众轻骑排的严严实实,密布旗帜在后。“在下不才,也得太后与燕公夸奖,或许能与小霸王相提并论……不知道孙伯符有无雅兴,往阵前一叙?!”

太史慈声音清朗,姿态豪迈,此言既出董元代自然要往后递话……当然了,本质上还是拖延时间,董袭虽然是个粗人却不是个傻子。

而亲卫传话回来,一瞬间,孙策也真的有向前相对搭话,甚至来场阵前单挑的欲望,反正他这性格,天王老子都不怕的,关键是还能大幅度拖延时间,真要是拖到雨水淋漓,那事情反而就成了。

但转念一想,此时他本人疲惫不堪不提,关键是军中全靠他本人威信支撑,这若是轻离本阵,说不得对方骑兵绕后一冲,便要坏事。

于是乎,卫士又独自转回阵前,反而稍微叮嘱董袭一二。

董袭会意,却是缓缓上马出阵,自替自家将军出言相对:“我家将军乃是世袭的汉室名爵乌程侯,封破虏将军,与贵主右将军赵公同殿为汉臣……足下区区一个下臣,有何资格与我家主公相对?而若要论武略,会稽董袭在此,愿来领教!”

太史慈闻言一声嗤笑,先是回头望了下身后,复又仰头看了看天空中乌云,竟然一字不答,直接勒马向后归阵去了。

董袭见状也不在意,只以为是有人提醒了对方雨水问题而已,所以便也勒马归阵,然后立于前军中央位置,号令作为前阵的三千甲士稍作警醒。

而三千会稽甲士,虽然之前两天两夜内只有今日清晨与上午左右稍微在内黄城西列阵歇息了片刻,实在是疲乏至极,却还是在出身本乡本土的自家将军提醒下一时振作,准备迎敌。

另一边,目视可及之中,太史慈归阵以后,身后轻骑一分为二,如波浪般向两翼分开,似乎是如预料的那般准备绕后自侧翼突袭……然而,随着轻骑纷纷让开,太史慈足足走入军阵两百步深后,董元代和前排的会稽甲士却又只觉得一时发蒙。

因为分开轻骑以后,眼前居然出现了一支说奇怪不奇怪,但说寻常又绝对不寻常的骑兵队伍。

数量不多,约莫四五百骑而已,队列分明,人人重甲加牛皮手套、骑靴,还带着狰狞的面甲,胯下全都是高头大马,然后还没有弓箭,却人手持一条一丈五六尺长的钢制长矛!

而长矛也有点怪,因为长矛的矛头格外长,格外宽,更像是钢制马槊多一些!

到此为止,虽然让人心惊,但也都还在认知范围内,无外乎是一群格外精锐的甲骑而已,而邺下甲骑之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此时虽然前方大战,但留几百老底子看家也属寻常。

譬如说,之前便有传闻,说之前燕公麾下一部分没有太多政治资本的义从,也就是那座以弓马晋身之辈,到了一定年纪后,如果不愿意去地方上做县尉之流,也是可以留下来继续做骑兵的参与卫戍铜雀台的。但此时只是享受义从待遇却不能再占用三千义从的编制罢了。

想来就应该是这些人了。

而回到眼前,真正问题在于,或者说让董元代等人发懵的是,这四五百甲骑,居然每骑都有全套马铠!

马铠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四五百马铠配上高头大马,外加重甲骑士,与那么长的钢矛,便无疑是一个新事物,而且是一个足以让人所有战场经验丰富之人腿肚子打颤的新事物了。

而几乎是一瞬间,中军处同样是遥遥望见这一幕而发怔的孙策便明白过来,为什么明明更赶时间的太史慈会在渡口耽搁那么长时间,又要在此时说那么多废话了?

不是太史慈太轻佻,而是人家在花时间准备这玩意!

之前在渡口应该是披甲,刚刚搭话应该是列阵!

而左右轻骑让开道路,太史慈也在马铠甲骑身前立定,而随着天空一阵冬雷滚过,太史子义不再犹豫,直接抬戟向前,下令冲锋!

马铠曰具装,人铠曰甲骑,这五百骑的名字应该正是具装甲骑。而五百具装甲骑得令之后即刻启动,虽然提速缓慢至极,但随着极具震慑力的质量被战马带动以后,马蹄滚过地面,恰如冬雷滚过天空!

而与此同时,两千轻骑,左右分开,径直沿着两翼展开,连着中间具装甲骑,宛如一只铁鹰一般张开翅膀,直扑向前!

远在后方的孙伯符目瞪口呆,而首当其冲的董元代仓促之间,根本来不及去理会什么轻骑了,只能按照最基本的防御骑兵之法,号令全军稳住,并让弓弩手上前射击那些正面而来的具装甲骑……

弓矢如雨,落入正前方隆隆滚来已经不足百步开外的甲骑军阵中,却没有丝毫作用!反而提醒了这支部队……实际上,就是被射中以后,前排具装甲骑才纷纷抬起手中那长度惊人的钢槊!

弓弩手旋即绝望,几乎所有人不等军令便匆匆后撤入阵!

而前排甲士,此时也俱已失神,因为这种刀枪不入外加锐不可当的感觉实在是太吓人了!更遑论这种纯粹质量的冲击力!他们几乎可以想象……就算是自己身后的甲士军阵真有万一可能挡住这种部队,作为前排的他们,也注定会被这支部队碾为肉泥的!

于是,几乎是尾随着那些仓促入阵的弓弩手,在根本未接触到对方骑士之前,前排的会稽甲士们便直接回身逃窜,继而引发全军动摇。

立在前军旗下的董元代勃然大怒,立即便要拔刀杀人,控制局势。但此时,燕军具装甲骑已经滚入阵中,而且和所有人想象的一样,一下子就把身前的一切碾得七零八落!

前军军势,瞬间崩溃!

如果非要用个词汇来形容眼前这幅情形的话,大概便是挡者披靡了吧?

非只如此,董袭环顾左右,只见燕军左右轻骑已经适时插入自己身后甲士与中军的缝隙中,而具装甲骑身后,更有千余奇怪到只带一柄环首刀的驽马骑士随后跟入,清理战场。

三者配合,竟然是一点生路都不给前军留下!

“都尉,事不可为,你还有马,比他们快,速速转身逃吧!”到此时,便是董袭的亲卫都开始劝董元代走了。

随着一滴雨水落到鼻尖上,董袭闻言一声叹气,反而直接下马,并将一个已经吓懵的亲卫,也是他身侧最年轻的一个家乡余姚子弟扶上了战马,只一鞭子抽下,便将对方送走。

其余亲卫尽皆愕然。

“我受孙将军大恩,在此备敌,怎么可能擅离职守呢?”董袭回身坦然以对。“他最年轻,让他走吧!”

言罢,董袭不再多言,反而昂然立在自己旗下,拔刀以对滚滚而来的具装甲骑。

数量约三四十人的亲卫各自对视,有人遮面而逃,但绝大多数人却和董袭一样拔刀相对。而随着奔驰而来的具装甲骑说到就到,位于较前位置的几名亲卫不知道是出于忠心,还是为了摆脱恐惧,居然直接一声大吼,便奋力迎上。

然而,什么用都没有,他们根本来不及出刀使矛便被具装甲骑的长兵或战马本身带起,然后反身被撞回到了旗下阵中。

可怜董元代本人甚至来不及杀一人,便轻易被自己的下属砸到在地,随即被碾为肉泥。

孙伯符远远观望,亲眼看到自己引以为傲的三千甲士就这么被一个照面碾碎在地,而身侧万军更是在一瞬间被惊吓到全军溃散,却是黯然之余,在刚刚落下的雨滴之中狼狈逃入黄泽之中——他还不想死,而且他有太多的理由不能死!

实际上,除了李进那个一心存了死志的糊涂蛋眼中的什么诸侯之路不能轻易放下外,孙策还有更直接和理所应当的理由……当年他父亲死了,自己便沦为丧家犬,如今他要是也死了,二弟孙权才十四岁,全家妇孺,岂不是要任人宰割?

他统一吴郡、会稽的过程中可是不知道与多少人结下了多少血仇的!

他孙伯符不仅是一路诸侯,更是一家之主,要为家人的生死负责!当日劝回曹昂隐隐是为此,今日狼狈逃生更是为此!

雨水淅淅沥沥下了起来,太史慈要要看见孙策大旗倒下,然后有足足数千人不止狼狈逃入黄泽,也是愤怒一时!

不过,愤怒归愤怒,太史子义也不敢怠慢,其人一面下令让骑兵速速收尾,一面却又传令对岸,准备在外围堵截……同时,又赶紧去确认孙策、董袭下落,俨然是做好了亲自入泽搜寻孙伯符的心理准备。

不过,那注定是明日了。

孙策也知道今晚燕军不可能追入,更知道这种局势下,身边人太多对自己没好处,所以入得黄泽以后,他很快便利用越下越大的冬雨与个人出众的身体条件甩开了大部分人,然后躲入一处还算隐蔽的枯黄芦苇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