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非常好!顾爱卿、叶爱卿费心操劳了,孤王甚为满意。”
“城防军虽不如野战军战力强悍,但也担任着守卫城池保家卫国之重任,必须办好此事。”
“你们要协助总理大臣张大人,好好的整训和管理,让城防军不断提高战力,万不可懈怠。”
朱慈炯客气的嘱咐着,顾炎武和叶振名则连连点头应是。
一番交谈后,朱慈炯了解了城防军的状态和战力,也就放下心来,客气的目送两人离开了。
是的,朱慈炯非常的客气,对顾炎武尤其客气。
原来,张煌言为了快速建立官僚体系,以便治理江南省及可以预见的更大底盘。
他先是招降了少量满清官员,主要是没作恶且一心为民的,诸如原江宁巡抚蒋国柱、江宁巡按御史卫贞元等人。
紧接着,他又书信连连,疯狂招揽了在各地悄悄反清复明的仁人志士们,诸如顾炎武、黄宗羲、潘柽章、王夫之等。
张煌言一番操作之后,倒是很快稳定住了局面,也使江南省的治理很快进入了正轨。
总理大臣本人,倒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不过是常规操作罢了,因此仅简单通报给朱慈炯一下而已。
朱慈炯当时看了名单后,却被搞得一愣一愣的,盯着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的名字,怔怔出神。
这三人,可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他们一番琢磨之后,提出了“虚君”的思想主张。
用白话解释,就是他们怀疑君权,否定君权,提出必须要限定皇帝的权利,最好让皇帝当个橡皮图章。
朱慈炯觉得,这个思想倒是好思想,但是太过于领先时代了,领先了三四步之多。
要知道,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是先烈啊!而且他们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是否定朱慈炯的。
因此,在当前这个阶段,朱慈炯打算先客客气气的相处,深入观察观察他们,然后再决定如何对待。
他采用这种态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顾炎武等人,都有加入复社的经历。
对于号称“小东林党”的复社,朱慈炯心中是万分警惕的,他对于结党党争,是十分深恶痛绝的。
不过截止目前为止,一切都还正常,这些人都充满着干劲,为大明江南省的发展尽心竭力着。
“嗯,如此甚好!吾等出征也没有后顾之忧了,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具体的作战计划!”
“孤王的设想是......”
......
公元1659年,顺治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申时正。
朱慈炯一身便服,脚步轻松的的漫步在南京城内,难得的享受了一番清闲,欣赏着古南京城美景。
不愧是大明南都,城内景色很美,熙攘往来的百姓带来的烟火气,更是让人沉醉。
此时是入秋时分,又是傍晚时分,古老高大的城墙在斑驳光影中,显出了厚重与沧桑之感。
各处街道由青石板铺就,石板已经被岁月打磨的光滑且温润。初秋的微风拂过,带来了丝丝凉意,也吹落了片片黄叶。
不过路旁的一些桂花树,倒是已悄然绽放,浓烈甜润的香气正弥漫着整个街道,更使古城增添了温馨和浪漫。
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贩夫走卒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果蔬干品的,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大枣,果香四溢。
更多的是卖各色小吃的,热气腾腾的馄饨和粉丝汤,香气扑鼻的糕点,个个令人垂涎欲滴。
衣着华丽的乡绅商人,正缓缓漫步;穿着粗布蚂蚁的百姓们,则是脚步匆匆;还有一些人,正驻足在摊位前讨价还价。
最让人由衷欢喜的,则是一群群的孩童们,在街道上和人群中穿梭嬉戏,清脆甜美的笑声,令人沉醉。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其间寻暖意,岁月共欢吟。”
朱慈炯一路漫步,欣赏的景和人,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秦淮河旁的一处医馆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