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安禄山为我邀功(1 / 2)

范阳,安禄山处

自与契丹达成议和协议后,安禄山在范阳的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思忖着此次的成果。他深知此次议和对自己的重要性,不仅能巩固在边境的势力,还能为自己在朝廷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可安禄山自身已经封无可封了,再向上晋升也只能回朝堂,等李林甫病死后与杨国忠争宰相了。

但这样的生活哪里比得上在范阳当土皇帝舒服,而史思明凭借这个功劳也无法成为节度使。

安禄山暗暗叹了口气,缓缓坐到椅子上,双手揉了揉太阳穴。

“如今这局势,看似安稳,实则暗藏汹涌。”他自言自语道,“李林甫命不久矣,杨国忠又岂会容我在朝堂立足。”

此时,他的目光突然落到了营帐内的地图上,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心想:“既然已无更高的官职可升,那便要让这范阳成为我真正的铁桶江山。”

他唤来亲信刘骆谷,沉声道:“此次与契丹议和,彬儿功不可没。你速速去准备一份详细的奏表,将他的功绩一一罗列,我要为他向朝廷讨要封赏。如此一来,也能让我手下的将士们看到,只要忠心为我效力,好处自然少不了他们的,也可以增强势力。”

刘骆谷领命而去,安禄山则继续盯着地图,脑海中谋划着未来的种种布局。

不多时,刘骆谷便将拟好的奏表呈给安禄山。安禄山仔细审阅,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甚好,即刻派人送往长安。”

数日后,长安的皇宫中,李隆基收到了安禄山的奏表。

他看罢,哈哈一笑,说道:“禄儿,倒是有心。他为大唐边境安宁立下功劳,为其子求赏,也在情理之中。”

高力士微微躬身,说道:“陛下,安禄山手握重兵,如今又为子求赏,臣恐其势力愈发膨胀,日后难以节制。”

李隆基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说道:“朕对禄儿信任有加,他对朕忠心耿耿,不必过虑。准其所请,以安其心。”

高力士见李隆基心意已决,不再多言。

而谢彬本人对发生的这一切都还浑然不知,跟随李归仁回到范阳后,安禄山又给他补充了新的兵员,以弥补柳城一战中的阵亡将士,所以谢彬又开始了没去柳城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

直到壬申年戊寅日(公元752年七月初三)

李隆基派遣的封赏队伍抵达范阳城郊外,消息传到安禄山处,他当即率领众将出城相迎。

在城郊兵营中的谢彬被通知此事,直接就愣住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功绩竟能得到李隆基重视,一时间思绪万千。柳城一战最大的功臣不应该是蔡希德跟史思明嘛?怎么犒赏的第一个人是我?自己唯一可圈可点的表现就遇伏那时候吧?

满心疑问的谢彬也只能赶忙整理好自己的盔甲,随着众人一同前往迎接看看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