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2)

“书夏,尉迟彦回来了吗?”

听到萧望舒问话,书夏走出去,答着:“小姐稍候,奴婢去问问秦泰。”

“直接让秦泰进来吧。”萧望舒顺口吩咐。

“是。”

书夏屈膝应下,出去把院子里的秦泰值守的喊了进来。

秦泰进来,听书夏问起尉迟彦,开口答着:“禀小姐,尉迟彦带人去联系那些工匠,还没回来。”

尉迟彦家中也是经商的,若非他是家中独子,被征来军营,不出意外也是要继承家业的。

“算了,工匠人多,事确实有些杂。那就你们几人吧,陪我出去走一趟。”萧望舒收起桌上的图纸,拿起其中一卷,交给书夏抱着。

尉迟彦出事办事,带出去了姜临海和李崖。这两人是他一手带出的兵,性子稳重,他也用习惯了。

至于罗兴和杨平,这两人是秦泰带出来的。

绝大多数时候,他们俩不是跟着秦泰办事,就是跟在萧望舒身后当小尾巴。

——

听下人说萧望舒又要出府,萧扶光也坐不住了。

三下两下地糊弄完手上的功课,冒着第二天被夫子拿戒尺抽手的风险,萧扶光跟着萧望舒出门了。

“不是温习功课去了吗?”萧望舒边走边问。

萧扶光摇头晃脑地答着:“姐姐,这学习,它也讲究一个劳逸结合。”

“但是夫子的戒尺只劳不逸。”萧望舒在旁边提醒。

教书先生的戒尺抽起来,可不会说抽两下还让他中场休息。那必然是一顿好打,中途不带停的。

“姐姐你别这么吓我,其实我温习的那些,也够明天糊弄过去了。只要你不说,我觉得那顿戒尺打不到我手上。”

萧望舒侧目看他一眼,想起书中描写他时所用的话,忍不住笑了笑。

萧八公子,天资聪颖,一点即通。

这样一个孩子降生在萧家,若让他成长起来,会比萧鸿其余三个儿子都要棘手。

“姐姐你笑什么?”萧扶光隔着袖子搓了搓胳膊,感觉要起鸡皮疙瘩了。

“我笑你,父亲给你们请的夫子都是顶好的学术大师。二哥三哥小时候面对夫子毕恭毕敬,不像你,还想着糊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