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2 / 2)

“另外,我再提前调一月军粮过去,以备增兵后不时之需。即使鲜于部落不进攻,军粮也总要用上的。”

萧望舒现在拿着萧鸿的私印,说话的分量自然也不同以往。

裴晋杭的书房里,这些日子聚集的都是宰相党内留京的一些文臣武将,他们一起商议国中上下的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萧望舒是第一个进来和他们议事的女子。

萧平南坐在下方看向萧望舒,脸上始终噙着一抹笑,叫人看不真切。

听完萧望舒的话,裴晋杭捋着胡须,点头回她:“老臣其实也有此意。”

北部骑兵都骁勇善战,以一当十,拓跋铁骑如此,鲜于部落的铁骑,他们不得不承认,也是如此。

如果鲜于部落真的卷土重来,肯定会影响到相爷在东面两国的作战。

“鲜于部落物资匮乏之地,没有那么多存粮。我们西北边关有高城厚墙阻隔,只要据城坚守,哪怕耗粮草都能耗到他们断粮退兵。”

萧望舒刚说完,裴晋杭随后颔首,“正是如此,但秋季征粮已过,恐怕……”

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萧望舒开口接上:“这批粮草从月氏粮库调运到边关就好,无需再下去征粮。

“只不过月氏商户运转,它也有成本。我自然不会从里面赚些什么,但是购粮的本钱……”

裴晋杭紧跟着接上话,问:“郡主这次能供粮多少石,又需要多少本钱?”

“三万石粮米,足够十万大军一月支用,本钱一万二千两。”

如果仅仅是一万二千两,萧望舒自己掏腰包捐了都不成问题。

但大军不止吃这一个月,他们每个月都需要粮草支应。如果萧望舒连成本钱都不要,完全自掏腰包,她腰包里有多少银两够这么掏?

国库不是没有钱,只是没有那么多余粮。

而她刚好有更便宜更快捷的购粮渠道,可以替户部省时省力省钱,提高效率。

月氏粮库存在的意义不是倒贴钱免费供粮,而是大批量底价集粮,相当于为萧鸿和朝廷提供了一个最优的购粮平台。

哪怕是户部官员下去收购,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买到这么多这么便宜的粮米。

这才是月氏粮库存在的意义。

听到萧望舒的价格,裴晋杭立刻拍板:“好!老臣稍后便让户部那边给郡主结清账款。”

三万石粮米,以前都需要户部拨银三万两,且半月时间才能集齐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