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各行其道(2 / 2)

刘建明是只想着好事,一心想搞出政绩,根本就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不考虑到底是不是符合市场未来走势,适不适合人家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刘国忠也懒得和他掰扯这些事情,谁让人家是领导呢!人家要的是政绩,才不会管你合不合理。

“领导说得对,这不是咱们汉元这边实在没有合适的水源嘛!我们也是逼不得已才去渭水建立基地的,主要目的确实是为了饮料生产时能够更便利地获取水源。然而,公司的核心业务毫无疑问肯定会放在咱们汉元的,毕竟,我可是土生土长的汉元人呐!更何况,咱们汉元政府和书记一直以来都对我们公司关怀备至、大力支持。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把推动家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刘国忠对待这些地方官员始终秉持着一种不冒犯但也绝不刻意讨好的态度。他深知与这些官员打交道的分寸,既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又不能让对方感到被冷落。

刘建明和刘国忠闲聊片刻后,便端起茶杯,旁若无人地开始品茶。刘国忠见状,心知肚明,于是主动起身告辞。刚走出县政府大楼,他就在楼道口撞见了行色匆匆赶来的丽华老板王学民。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刘国忠便匆匆离去。

小主,

从这一系列迹象来看,无论刘国忠是否有意愿拓展业务,刘建明显然对鞋服行业充满信心,并下定决心要扶持王学民的丽华服装厂。可以预见,未来的局势将如何演变,着实令人期待。

刘建明这次和刘国忠的对话,实事求是的说,其实已经算是有些在敲打刘国忠了。新书记怀揣着雄心壮志,一心求政绩,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渴望在任期内创造卓越的政绩,他期望刘国忠能够加大对鞋服产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以此来支撑全县的经济发展。

然而,刘国忠一直持有与之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与其过度依赖鞋服行业的扩张,倒不如利用现有的时间和资金,去投资那些稍具技术含量的其他领域。

毕竟,鞋服行业的准入门槛过低,伴随着各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届时,市场竞争将会愈发激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内陆省份相较于沿海地区都处于劣势地位。

就比如后世的福省以及温市那可都是通过物美价廉的商品,差点彻底颠覆了鞋服行业的市场格局。

一味的扩大生产规模,以数量求发展,刘国忠向来都是不太认同的。相比于此,他始终都认为打造专业品牌,以质量取胜,才是鞋服行业的出路。或许也只有王学民和刘建明才是志同道合的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是同路人,那就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

君可公司还是得按照既定的计划一步步开拓新的版图,当前,刘国忠还得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饮料厂与电器业务方面。说实话,只要这两个项目能够做起来,其发展的前景必将远远超过鞋服产业。

更何况还有顾军已经在着手的通讯行业,未来企业比拼的一定是技术。对于那些缺乏技术含量的低端产业,它们未来的道路无疑会越走越艰难,处处受到限制。刘国忠凭借着对后世的记忆和经验,当然不会做出这种本末倒置的决策。

“书记,您说得太对了,这次的机会确实千载难逢,我们一定会紧紧抓住的。然而,鞋服行业的起点相对较低,未来的发展必须以品牌经营为重。因此,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许会倾向于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科技领域。”刘国忠实事求是的说道。

他向来都不是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也更不喜欢做事的时候有人指手画脚,尤其是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是他最反感的。但是奈何人家是领导,能不得罪还是尽量不要得罪,毕竟县官不如现管,更何况人家不仅现管,还真是县官。

刘建明看到刘国忠似乎并未心动,对于借助此次省级机遇来扩大君可鞋服的产业规模缺乏兴趣,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满情绪。哼,亏你还算是个生意人呢,如此绝佳的机会摆在眼前,居然不懂得牢牢把握住,这眼界和格局真是有待提高啊!

“哦,原来如此啊,那就由你们自行决定吧!不过,丽华那边的王学明对生产这块倒是颇感兴趣呢,正所谓鞋服不分家嘛!如果你们君可对此没什么兴趣的话,那么我们县的优惠政策恐怕就得给予他们啦!”

说实话,刘建明和叶正阳两人的施政理念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叶正阳向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从不追求那种好大喜功、盲目扩张项目投资的行为方式。相比之下,刘建明显然有些过于急躁,急于求成,甚至说句难听的,有些太急功近利了。

对于这一点,刘国忠也是颇为无奈,他心想:你身为一名地方官员,不去操心如何改善民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却总是对人家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指手画脚,这不是放着正事不干,多管闲事吗?简直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没事找事!

然而,刘国忠虽然心里这么想,却还是笑着说道:“这个是应该的,丽华可是咱们县的大企业啊!有他们作为县里鞋服行业的领军企业,又有书记您指导,将来必定能够带领汉元的鞋服产业更上一层楼。”

刘建明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他毕竟是一个有着领导风范和气度的人,因此并没有继续纠缠于这个问题。又迅速转换话题问道:“你们君可饮料厂目前的情况如何?听说你们投了不少钱啊!渭水的生产基地建设得差不多了吧!”

刘国忠对于刘建明为何突然关注这个问题感到有些困惑,但他还是微笑着回答道:“感谢书记的关心,渭水的工程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不过,现在汉元的饮料厂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预计再有一两个月就能够大规模投产了。”

刘建明注视着刘国忠,语重心长地说:“国忠啊!你可是咱们汉元人啊!做人可不能忘本。今后你们公司如果再有什么投资计划,最好还是尽可能地就在咱们汉元。这不仅是对家乡建设的一种支持,也更加便于你们管理嘛!而且咱们汉元还有很多闲置的土地,你们完全没必要到外地去谋求发展呀!”

搞了半天,原来刘建明是对刘国忠的公司在渭水建设饮料生产基地有意见啊!终于算是弄明白了,刘建明之所以会对刘国忠的公司在渭水建设饮料生产基地持有异议,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格局太过狭隘所致!

要知道,对于一个饮料生产基地而言,当然是离水源地越近就越便利啊!毕竟,水可是制造饮料最重要的原料之一。然而,遗憾的是,公司在汉元县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来建立这样的生产基地。

此外,君可公司大部分的业务仍然集中在汉元地区,甚至连总部都设在县城里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选择在渭水建设饮料生产基地也是合情合理的决策。

这个刘建明说来说去还是格局太小,这饮料生产基地自然是越靠近水源越方便啊!谁让汉元没有合适的地方呢!再说了,君可公司大多数的业务不都还在汉元么?就连总部也是在县城啊!

刘建明是只想着好事,一心想搞出政绩,根本就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不考虑到底是不是符合市场未来走势,适不适合人家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刘国忠也懒得和他掰扯这些事情,谁让人家是领导呢!人家要的是政绩,才不会管你合不合理。

“领导说得对,这不是咱们汉元这边实在没有合适的水源嘛!我们也是逼不得已才去渭水建立基地的,主要目的确实是为了饮料生产时能够更便利地获取水源。然而,公司的核心业务毫无疑问肯定会放在咱们汉元的,毕竟,我可是土生土长的汉元人呐!更何况,咱们汉元政府和书记一直以来都对我们公司关怀备至、大力支持。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把推动家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刘国忠对待这些地方官员始终秉持着一种不冒犯但也绝不刻意讨好的态度。他深知与这些官员打交道的分寸,既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又不能让对方感到被冷落。

刘建明和刘国忠闲聊片刻后,便端起茶杯,旁若无人地开始品茶。刘国忠见状,心知肚明,于是主动起身告辞。刚走出县政府大楼,他就在楼道口撞见了行色匆匆赶来的丽华老板王学民。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刘国忠便匆匆离去。

小主,

从这一系列迹象来看,无论刘国忠是否有意愿拓展业务,刘建明显然对鞋服行业充满信心,并下定决心要扶持王学民的丽华服装厂。可以预见,未来的局势将如何演变,着实令人期待。

刘建明这次和刘国忠的对话,实事求是的说,其实已经算是有些在敲打刘国忠了。新书记怀揣着雄心壮志,一心求政绩,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渴望在任期内创造卓越的政绩,他期望刘国忠能够加大对鞋服产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以此来支撑全县的经济发展。

然而,刘国忠一直持有与之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与其过度依赖鞋服行业的扩张,倒不如利用现有的时间和资金,去投资那些稍具技术含量的其他领域。

毕竟,鞋服行业的准入门槛过低,伴随着各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届时,市场竞争将会愈发激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内陆省份相较于沿海地区都处于劣势地位。

就比如后世的福省以及温市那可都是通过物美价廉的商品,差点彻底颠覆了鞋服行业的市场格局。

一味的扩大生产规模,以数量求发展,刘国忠向来都是不太认同的。相比于此,他始终都认为打造专业品牌,以质量取胜,才是鞋服行业的出路。或许也只有王学民和刘建明才是志同道合的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是同路人,那就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

君可公司还是得按照既定的计划一步步开拓新的版图,当前,刘国忠还得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饮料厂与电器业务方面。说实话,只要这两个项目能够做起来,其发展的前景必将远远超过鞋服产业。

更何况还有顾军已经在着手的通讯行业,未来企业比拼的一定是技术。对于那些缺乏技术含量的低端产业,它们未来的道路无疑会越走越艰难,处处受到限制。刘国忠凭借着对后世的记忆和经验,当然不会做出这种本末倒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