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视频就着音乐硬生生背上它五六天, 到了一周结束进入下一个章节的时候,居然连五十以上的老头都会背诵了!

晓不晓得劳动群众的潜力啊?

甚而言之,这些声情并茂光怪陆离的视频,还一跃取代了村中从老到小生平所见的一切消遣,成为他们最为痴迷的消遣,以至于茶余饭后,村中居然不时回荡着雄浑有力的吼叫:

“早日午后,要除虫~呀!天气冷了,要盖~膜~呀~呀~呀!小麦种子,要春化呀~呀——呀!”

——在长久生活经验的磨砺下视频中的台词被极富创造力的改编为类似于秦腔或者梆子的各色唱法,赫然响彻了田头屋后。

怎么说呢,除了内容实在有些鬼畜,音色居然还相当……不错?

在劳动人民的激情下,这种二次创造逐渐迭代,并迅速攀向了音乐美的高峰,走入前所未有的艺术殿堂。当林貌阔别十几日返回石板处,遥遥听到的便是铿锵有力、气震山河的有力唱腔:

“三月三来要播种呀,播种子讲究的就是个深挖!深挖挖多少,深挖挖多宽?妹说也就三尺三呐,便如妹想郎那么深——”

林貌脚下一个趔趄,险些从田埂上栽倒下去。

卧槽,好好的农业科普,怎么还改编成情歌对唱了捏?

这是什么离谱的同人展开啊!

……不过这新编山歌倒确实唱得还蛮好听就是了。

他扶一扶面具,勉强压制住抽搐的嘴角,抬手用幻术招呼来了监工的拴柱与拴花。为了保持魔王高冷的姿态,林貌没有对村民新编的唱腔表示出任何态度,仅仅只是干脆利落的下令,要求村中拨出青壮,替自己办事,而且——“不许多听,不许多问,敢多嘴的一律处置!”

孙大圣话里话外反复提醒,都是要他多多的准备吃食,招待仙家一定不能不周到。虽然不知道那位仙家食量这么豪爽,林貌依然谨慎奉命,花了大价钱特事特办,请市里做连锁早餐店的商家准备了数百斤的白面馒头、蓬松大油条、豆沙馅芸豆馅酱肉鲜肉各色包子、宽油炸的汤圆、鸡蛋摊的煎饼,热腾腾颤巍巍堆了两三个小推车,各个都有半人来高,几乎搜刮干净了附近的库存。恐怕附近小店两三天的早餐供应都要吃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