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李先生忽的停了下来。他蓦然摇动尾巴,哈的笑出了声:

“我居然忘了!从光谱数据看,右枢会在贞观十年来一次大爆发,星光璀璨,仿佛白昼,可以一举压倒整个北斗帝垣!如果祂要动手,应该就是贞观十年左右,对不对?”

他从巨石上跳下,看到了天狐那倏然而变的脸色。

“你怎么——你怎么会知道?”天狐颤抖道:“娘娘明明不让我们说出去的!”

--------------------

新年快乐~

说实话,北极星的移动与华夏玄学的对应非常非常有意思。

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在邵雍的易学宇宙观中,人类文明的发展周期为“一元”,即129600年,西游记中也用了同样的设定。那为什么一元是129600年呢?嘿嘿,因为“岁差”的周期、北极星循环的周期就是两万五千七百余年,正好是两个“元”!在“一元”内,北极星恰好从头到尾的一周,并且会在下一个“元”内从尾到头又转回来。

ps:其实以北极星象看中国信仰转化,会非常有意思。公元前1000年左右,小熊座β星取代天龙座阿尔法成为北极星,对应着武王伐纣,周公进行了一次影响无比深远的改革;殷商喜好血食与人祭的“帝”消失,周人崇尚德行的“上帝”登场;

南北朝隋唐时,鹿豹座32H星即北极五成为北极星,这是最为暗淡、微弱的北极星,对应着中原信仰空前的混乱,再也没有强力的官方信仰能统领一切。

明清时,小熊座α星(勾陈一)就成为了北极星,并持续到现在。

pps:写天龙座的时候,居然会想起德拉科·马尔福……

第99章 询问

天狐一句话还没有说完, 忽的紧咬住了舌头,再不敢多半句嘴。

李先生倒是饶有兴趣:“这是秘密吗?我是不是多说了什么?”

旁观的大圣终于哼出声来,他瞥了一眼惊惶失措、摆明涉世未深的天狐, 慢悠悠开口:

“你说什么都不要紧, 她要是松口承认, 便是天大的事体……娲皇宫统御三界,天然有言出法随的本事;外人的猜测永远只是猜测,但被娲皇使者承认的未来, 却会被视为确凿无疑的’现实‘。这可不是小事。”

这一套逻辑实在是有点绕,但李先生与公文打了半辈子的交道,自然立刻领悟到了措辞中微妙的差异。“事实”与“官方认证的事实”么, 他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区别。

险些说漏嘴的天狐沉默不语,俨然是决心守住那所剩无几的秘密。倒是大圣兴致盎然, 从藏身的石头后显出身形, 仔细打量着这位口风不严的娲皇宫使者。猴哥对三界中一切密辛了如指掌,当然立刻看出了大手子这样的局外人尚且懵懂不知的蛛丝马迹。

以娲皇陛下的神通法力,当然不会料不到自己手下侍女的这张大嘴巴,如果特意要让这么一位碎嘴子的天狐下凡传话,那多半就是另有用意, 譬如奉旨泄密什么的……

当然啦,就算是奉旨泄密, 也该是有张有弛,有详有略,在欲说还休的暗示中保留充分的想象余地。但现在的局势明显是失控了——也不知那只古怪的虎斑猫哪里来的见识, 居然三言两语, 就把娲皇宫密不示人的老底给掀了个底儿掉……

这狸奴口口声声所说的“天文”, 居然有这么大的本事么?

大圣咂了咂嘴, 一时倒有些狐疑。他当然是举世罕见的修仙大行家,但当年在斜月三星洞参悟,主修科目却是汲汲于长生的丹道,至于所谓拜星参斗、趋吉避凶之流,则被昔日的猴王鄙视为“壁里安柱”的旁门小道,基本是过耳即忘,走马观花,委实有负祖师的教导;就连当日同修的师兄弟,也没有几人能学到星宿道术的精髓。以而今观之,搞不好这只虎斑猫还天赋异禀,特别适合接过菩提祖师的衣钵呢……

在充分体会到天狐的难处后,李先生倒并不急于寻根究底了。再说,这位娲皇宫使者泄漏的消息也已经完全足够了——如果即将现身的古神当真与星宿的轨迹彼此呼应,那他们倒是多得是办法能提供警告……

“我可以给后勤部门写一封信,请他们预备一张隋唐时的星图。”虎斑猫若有所思:“天文台的模型都是现成的,最多今天下午就能拿到数据。当然啦,星图不可能完全反应古神的活动,但至少可以提供至关重要的消息……”

“至关重要的信息?”林貌小声开口,同时瞥了一眼脸色发白的天狐,几乎忍不住生出一些怜悯了:“什么消息?”

“人类最原始的崇拜就是星象崇拜,这是文明的根基。在仰韶-红山文化的遗址发掘中,就曾经发现过用贝壳堆积的北斗七星、骨骼拼成的青白朱玄,天文四象;所谓仰观宇宙之大,大概如此。”李先生随意摊了摊他毛茸茸的爪子,显得相当之无辜而又天真,仿佛只是在做纯粹无害的科普,而不涉及任何敏感的消息:“所以,民俗学家们一直认为,远古先民所祭祀的神明,都带有星象崇拜的痕迹。既然有星象崇拜的痕迹,那么神明力量的兴衰,也应该与星宿的移转有关——当然,这些见解眼下还只是猜想,并未经过实际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