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日本安抚使(2 / 2)

源为义不是没有想过阻止,只是招式都不太好用。

除了常规作战,以及坚壁清野和破坏道路,其他理论上应该有效的,比如绕后骚扰人家粮道,这次也不太好用。

应对这种长距离山区行军,骚扰粮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策略,毕竟日本军队是有地利优势的。

解释说明一下,大概就是梁山大军主要是沿着本岛南侧,沿海四十里范围内行军的,一路的布置也是针对这多山多谷地平原的特殊地形弄的。

那从其他山区绕过去,然后攻击相对更弱的后勤运输部队,以及破坏道路让对方粮草补给出问题,自然就是正确的军事应对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

很尴尬。

没打过!

派过去的精锐偷袭队伍,没打过人家负责后勤补给的辅兵部队?!

这场面就非常尴尬了,源为义都有些不会处理了~

当然有这种结果也很正常,毕竟梁山真的是富裕,此处富裕主要是军事上的富裕。

比如说甲胄,这玩意是会有存量的,会累积和转移。

梁山的军备富裕主要来自于,大宋赵官家的无偿资助,以及高丽和辽国的军事遗产。

辽国说遗产有点早,毕竟辽国还没亡。

但是两次面对辽国的大胜,确实让梁山军队的武备挺富裕的。

于是负责骚扰粮道的日本武士,面对的便是七成皮甲披甲率,以及三成神臂弩装备,长短兵器齐备,并且做过两个月以上军事训练的辅兵。

更不要说,还有许多装备更精良的预备役,训练时长超过一年的预备役。

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比这片大陆上大部分的军队都强了,便是战斗经验,也不算太少,毕竟搬运尸体什么的,也挺锻炼胆量的~

当然,粮食运送还是要借助海军进行水运辅助的,所以海边的城池便比较重要了。

七天行军二百里,此处便已经是备中,大概在日本后世福山市了。

中军大帐内,只有王烨、许贯忠和王石头三个。

许贯忠把视线从舆图上移开,看向王烨说道:“此战的关键不仅在于进攻的势头不能停,还有便是后方安定,道路无阻。”

王烨点头:“张孝纯做的很好,咱们这边推进,后面移民安排基本也是妥当的。”

实际上梁山大军不仅三十里修建一处军寨,更多的还是做道路的第二次整修。

先锋部队说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实际上是沿着已有道路做的这些,真的从荒山野岭之间开路,那一天哪能有三十里?

“主战部队需要保持整体战斗序列的完整,各处驻守的辅兵和预备役,也需要尽快把地方防卫工作交给村寨,然后往前推进。”许贯忠道。

这便是另外一处关键了,迁移来的百姓不仅要安顿好自己,还要做好地方卫戍协助工作。

这对于新迁移来的百姓并不太友好,尤其在大军过后,并不是没有散兵游勇分散于山野的~

“还需要再缓缓,最起码得等工程营把各处村寨先布置好。”王烨叹道:“有些时候,确实觉得挺对不住济州岛百姓的,哪里危险,他们就往哪里搬~”

“没办法,济州岛的百姓,尤其当初在长岛便安置的百姓,他们最忠心,也最能打。如今日本这种人尽敌国的情况,只有他们才知道怎么处理。而且这种拓土开荒的事情,他们熟悉,自然需要他们支持。”许贯忠道。

济州岛上的百姓很多,有近四十万,他们很早之前,便开始连寨进行军事训练,民风最彪悍,军属最多,忠心、能力都有,所以只能能者多劳了。

江南和河北来的百姓,自然也可以安排到日本,他们只求一个活路。

但是这些人需要带领,所以每个千人村子,基本上就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村民是济州岛过来的,他们可以帮助那些百姓快速安顿,并且教会他们战斗。

见王烨没有说话,许贯忠继续道:“三年免税多少也算补偿,而且还补偿了他们一年的粮食,以及各种生活所需,关键是他们也没那么危险。”

“不一样的,日本山太多,尤其咱们身后这一段,山沟沟里就有很多庄园村落,咱们清理的不够彻底。”王烨道,对身后的日本人,王烨是有些头疼或者说膈应的。

“一把火烧了如何?”许贯忠道,当初马麟在四州岛就做过,效果很好。

王烨沉吟了两秒钟,然后摇摇头:“我曾经想过烧了干净,但是山火对水土破坏太大,不利于后续的田亩开垦。”

许贯忠点点头,既然不是心肠软的毛病又犯了,那就有办法处理。

“此事易而,只要村舍安排占了水源地,余者不足为虑。”许贯忠笑了笑,“而且主公还是别把咱们治下百姓,想的太良善的为好,有军队撑腰,有武备有训练有组织,他们能把日本村庄清理的很干净~”

王烨一愣,继而点头,说大宋暗弱或许没错,但是华夏民族惯常的武德充沛,还是在的,算了,这事还得看看后续发展。

“当务之急,是张孝纯说的,他来本岛之后,九州岛知州选择谁的问题?”许贯忠道。

王烨沉吟半晌,缓缓道:“不要九州岛知州,要一个日本安抚使。”

“安抚使?”许贯忠微微皱眉,“你属意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