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在梁山这个没有吏部尚书的地方,就是标准的吏部一把手。
而吏部,在六部之中,虽然名义上不是老大,但是实权真的很高,就像王烨现在一直不能放手的财权和人事权,这吏部就是梁山人事权的集中体现。
所以吏部谁来接手?
韩浩也是无奈,你这还没说把我往哪安排呢,就找人接手我位置了?
不过到底是正事,韩浩自然也想过这个问题。
只是不是这次想的,而是很早之前就想过这事。
就像基本没有善终的户部尚书,吏部也没有能干长久的。
不然管着天下官吏选拔考评这些事情,得养出多大势力?
就是秉公持重,这也能养出一个大势出来。
“吕丈接手为宜,但不可做满一届。”韩浩道。
吕丈,吕好问,王烨另外一门的舅舅,属于王韩氏的外家。
不亲近,也不是很远,现在做着礼部侍郎。
前面我们说过,礼部实际管着科举,偶尔也有把科举放在吏部的,毕竟是选才嘛,因为有科举和教育系统的管理,礼部这也是一等一的实权部门。
礼部尚书转吏部尚书也是常有的事,只是韩浩额外补充了一句,就是不能做满一届。
不然梁山之中,吕好问的门生故吏能达到一半,这两个岗位都是结党的好位置。
“那谁来管礼部?”王烨问道。
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六部人就那么些,挪一个还是少一个不是?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是~
“朱胜非。”韩浩道,“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出生于小生意人家,幼有志气,机敏多谋,崇宁二年(1103年)中进士。”
王烨微微皱眉,穿越十多年了,这个名字有点模糊的印象。
不过既然脑子里有这个名字,说明最起码这是个人物,是个有本事的人,就是不知道是忠是奸了~
“他在朝廷不得重用?”王烨问道。
“只是国子监教授,权且安置,算不上重用,再加上跟吕颐浩相识,一封书信,便来了梁山。”韩浩道。
王烨微微皱眉,这听上去不像个正面人物呐~
就像曹操喜欢关羽忠义,可是如果关羽真跟了曹操,他还那么敬重和喜欢关羽吗?
王烨也是,喜欢忠义的,但是这要是忠义的大宋,就又很愁人的说。
韩浩自然看出了王烨之不喜,但是也没有解释什么,举荐就是举荐,听不听的,还看王烨自己。
“那便试试吧~”王烨道。
试试,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就是两可之间,我选择了相信你的判断。
“舅舅,河北安抚使给了刘豫,但是河北还要有个宣抚使,舅舅来如何?”王烨道。
“嗯。”韩浩点点头。
安抚使也好,宣抚使也好,在梁山都是个很弹性的位置。
吕颐浩在东京,是整个日本政务方面的扛把子。
闻焕章在京东东路,也是差不多的定位;
萧乙薛也是辽东宣抚使,就成了协助冯瓒干活的,弹性的很。
所以宣抚使和安抚使到底多少权力,完全是看政治生态和授权的。
如果只说权力大小,某种意义上对百姓来说,权力最大的知县,因为知县管着一县之地各种政务,算是标准的百里侯,然后才是知州,安抚使和宣抚使更多的是临时布置。
比如吕颐浩在日本,就是兼着转运使,而且当初也是因为日本新定,还要人即时处理各处知州知县遇到的问题,甚至人员任免。
而韩浩的宣抚使,也是类似。
大概就是主持河北地的分田,还有知县、知州选用育留这些事情。
所以韩浩也就是点点头。
作为梅花韩氏在梁山的顶梁柱,韩浩是最合适做这个事的。
总不会有人觉得相州梅花韩氏的影响力,只在相州吧~
··· ···
韩浩的到来对王烨来说,是河北的千头万绪来了一个能主持政务的人选,或者说政务即人事,有韩浩襄助,许贯忠处理河北的事情,能轻松很多。
而王烨也没有闲着。
随着在开城的六部等执政部门陆续来到燕京城,王烨也愈发忙碌起来。
五月快结束的时候,汤隆领着工部几个员外郎到燕京城没几日,便被王烨安排出去了。
其中动身最早的,便是陶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