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营啸?(1 / 2)

三月初四,滑州城东,大宋东京河北禁军三万五千VS齐国一万燕云骑+中军第五团五千兵马。

就像人,不干活,就不会出错。

所谓不动就不会露出破绽,一动,就容易出问题。

比如,滑州城外的宋国禁军。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无论是体力,还是想法。

有些人,只是站了一上午,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哪还有力气往前冲锋?

而有些人有那个力气,但是一点往前冲锋的想法都没有。

人皆有贪生之念,也都有畏死之心。我死了,我家里人怎么办?

是吧,有这么个理由,那不冲锋似乎也能理解。

总结来说,大宋朝廷给的不够多,还不到能让这群厮杀汉拼命的程度。

齐国一个普通士卒,不算军功田的支出,便需要一年五十贯往上的花用,而大宋呢?

因为江南方腊动乱,再加上各处天灾人祸,现在的东京禁军一个月一贯的军饷都给不了了。

当然,就是全额发的时候,也就那么回事。

为什么大宋朝廷那么多空饷贪墨的?

就是因为这不空饷,养不活禁军士卒,尤其是到了指挥使一级,层层过油水之后,不空饷都活不下来,还扯什么训练?

战斗力的差距,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因素就决定的,这是一个相当综合和复杂的多因素结果。

所以战争还没开始的时候,结果就已经定下来了。

有没有一线胜算?

有的。

步兵打骑兵,只要限制住速度,混战的话,同等数量的情况下,骑兵并不占便宜。

临城结阵,北面是黄河,讲道理是没有大范围迂回的空间的,或者说从地形上来讲,这就是个骑兵死地。

呼延通选择了后退。

三万五千人,就是三万五千头猪,你一天也抓不完,所以呼延通从来都没想过真正意义上的全歼,甚至他们有一部分退回滑州城也没有关系,大军出城有秩序,都出了快一个时辰,何况是往回退?

所以注定今天能撕扯下一大块肉来,呼延通就是在等机会。

纪律性、训练程度、武器装备的优势,让呼延通有更大的容错,也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若是换呼延通守城,根本就不会这么布置。

滑州防御应该是在城外扎寨的,一座城池,两个互为犄角的营寨,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但是因为地形,因为前军给的压力,这五六万兵马就这么挤在了滑州城内,并没有完成这般布置。

所以呼延通过来,就是摘果子的,剧本是早就写好了的。

“哒哒哒!”韩常领兵冲锋。

并不是大规模的冲锋,身后只有千余骑兵,这般规模的军队,对比三万人不多,但是冲锋起来,也已经是地动山摇了。

宛如一道洪流,从大宋的军阵侧面,以一个圆润的弧度,切了过去。

用切是最合适的。

就是从连成一片的大宋禁军军阵之中,选择了小小的一个角,切了下来。

“嗖!”

“嗖!”

“嗖!”

“嗖!”

“嗖!”

“··· ···”

弓箭永远是战场的主角,今天也不例外。

韩常选择了从这前出一部右后方切入,因为大部分弓手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弓弦,所以就存在射箭的死角。

而且他们的军阵最完整,战线也比别的靠前,一看就是硬骨头精锐,韩常就要打掉这块骨头。

这就是为什么韩常,能在燕云骑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一个好的骑兵统领,是能找到合适的冲锋时机和角度的,而不是看着乱糟糟的军阵,只能莽上去,硬撞。

在骑兵的指挥方面,韩常、耶律马五都是一等一的那种存在,如果说梁山其他骑兵统领是合格,那他们就是优秀那一类。

而随着韩常的冲锋切入,本就混乱的大宋禁军方阵,更是混乱,乃至···

溃败。

三万人的部队太多了,人多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散兵阵,全线进攻!”呼延通下令道。

燕云骑和中军步兵的总攻,成了压倒大宋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溃败的大军,是世上最残忍,最血腥,也最无情的地方。

情绪化的人,在死亡的压力下,是会和动物一般发狂的。

疯狂程度,随着燕云骑杀戮的越来越多,也愈发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