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路线(1 / 2)

李二听后点点头,“嗯,若是占了百姓的田地,你们二人务必做好赔偿事宜,这次多带些人,这沿途肯定不止占田这么简单,搞不好还得让百姓迁坟,再碰上世家地主的祖坟,哎,多些人也能帮你处理处理”。

李恪想起了前世的拆迁事宜,那还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几人正在这边商量铁路从哪里修进工坊的时候,一团长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几位首长,那边都审完了”。

李二一挑眉,“哦?说说,都有哪些人在背后呀”。

高团长随后掏出一个小本本,“有世家的,也有一些外族的,世家主要还是那四家,每家派出了十多名,外史方面就比较多了,除了如今进京朝贡的,其中竟然还有新罗,百吉,以及倭国的人员,但是他们都否认和城内朝贡人员的关系”。

李二点点头,“嗯,否认好呀”,随后转头看向李恪,“能让这一个个都开始铤而走险了,说明你这工坊这一年赚的钱真是让外人眼红呀”。

李恪耸耸肩,“哪有,才这么短时间能赚多少钱,儿臣还没开海路呢,到那时候那才会眼红”。

李二有些惊讶,“你还想开海路?”。

李恪不以为然的点点头,“不然呢父皇,咱们大唐种的红薯,土豆那都是海外的产物,谁知道他们还有多少好东西”李恪突然想起了倭国那边的银山,屏退下人以后嘿嘿一笑“父皇,有座正儿八经的银山你想不想要”。

李二听李恪前半句有些心动,开海路看来确实可以找到一些好东西,但是这后半句只以为是李恪在胡说,活这些年只听过银矿铜矿,还银山,切。

李恪看李二不信随即看向王仁表,感受到李恪的眼神,王仁表也主动劝解起来,“陛下,殿下说的是真的,末将家中曾有的商人曾踏上过那片土地,根据他的描述,那边不仅银含量很高,而且开采难度也很小,当真可以被称作银山了”。

李二依旧有些狐疑,“有这种地方,那朕怎么没听过?”。

李恪摆摆手,“因为不在大唐呀父皇,那座银山在倭国”。

李二挑挑眉,“这就是你二人刚才惊呼倭人为鬼子的原因?”。

李恪一愣有些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那段沉痛的历史李二是无法理解的。

王仁表最终解释到,“陛下,倒不是因为这,而是因为这些倭人诡计多端,欺软怕硬,所以我和殿下称他们为鬼子”。

接着想了一下又补充道,“那座银山确实在倭国,只是目前他们还没有发现,家中刚好曾有炼制银子的匠人,在商人详细描述以后,工匠便十分笃定,那是做银山”。

李恪也加把劲说道,“父皇你想想别的儿臣什么时候骗过你,儿臣说有是真的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