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2)

追风望月 达闻西 853 字 2个月前

李伟用手机给她看剪辑出来的小样。

视频的一开始,与《驯鹰人》一样,是一段环境的交代。在漫漫草地上,游走着一些散养的马匹。头顶灿灿的阳光将黑马身上的皮毛照射出细碎的光泽,与远处河套上的光芒一同营造出浪漫自由的光影。

而渐渐传来的马蹄声和人的身影闯入了镜头。

孙建发牵着一匹马,出现在了画面之中。

马上坐着客人,马前走着他。一条绳子松松垮垮地成为了他和马的链接,他走得稳极了,每一脚落地,都像在草原上扎了一串根。

人和马都没有在画面里停留,从入画到出画,没有一句台词。直到画面中再也看不到任何的人影,只有散养的马匹和河流依然在太阳下闪着光,在屏幕的左侧才出现了标题的字幕——

养马人

短短的一段开口,画面之精致,构思之巧妙,已经完全够得上参赛的水平。

安荞鼓励地看了他一眼,在继续看下去。

其实影片整体的结构和他之前所描述的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他的蒙太奇用得很好,的确如所说的,将不同时间段所拍摄的素材剪辑出了同一天的感觉。但在这记录人物状态的基础上,他将新的一条线穿插进了单调叙事之中。

他不仅拍孙建发,还拍摄着孙建发的马,土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要辨别不同的马匹是困难的。但李伟巧妙地利用了孙建发每一次呼唤土豆时的人声,使用声音的蒙太奇制作了转场,让叙事的链接自然而有了逻辑。

当然,整部片子里也少不了安荞的身影。

从来都是拍摄者的安荞第一次在纪录片里看到自己。李伟镜头中的自己,与坝上独特的旷野自由的气质融为了一体。除了还没有被风沙完全沧桑化的脸,当她坐在马背上,任凭谁都会认为,她就是草原生养出的女儿。

片子不长。

在孙建发和杨老板随心所欲的畅谈之中,安荞已经看完了一遍。

看到最后的她,表情不似最初的轻松,反倒多了几分凝重。这种凝重让李伟的两只手紧张地握在了一起,小心地观察着她的每一个表情。

安荞把手机还给他,拍了拍他的肩。

李伟战战兢兢开口:“师姐?”

一口长气从安荞口中叹出,李伟更是紧张地结巴了:“师,师姐,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