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2)

昭雪录 吴大宝 849 字 2个月前

“知道了。”夏惊秋跟着衙役一路到了刑房。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闷热异常,仅靠着墙壁上的一扇小窗透气照亮,即便是在白日里也要点上数盏灯才能将刑房瞧个大概来。

四下里的霉味腌入肺腑,叫人喘不上气来。

灯火下,一名瘦弱的男子斜靠在凭几上。他约莫三十出头,金冠束发,眉眼上挑,一双细长的眸子藏在睫毛下,瞧不见丝毫光泽,猛然抬眼,眸中寒光又叫人猝不及防。

“夏少卿,许久不见。”说话之人,是翊王盛云舒,他陷在不合身的宽袖衫里,歪着脑袋,显得整个人病恹恹的,眼神却似有若无地打量着夏惊秋。

“殿下安好。”夏惊秋拱手。

“你来。”盛云舒招呼道,他拍了拍自己身旁的位置,“正好本王有事请教夏少卿。”

翊王是出了名的性子古怪又心狠手辣。他原本是后宫里一名宫婢生养的,母家无依无靠,即便是成年了,最多也是被遣往封地,做个闲散之人,可他偏偏靠着自己得到了皇后的庇护,又一路爬到了圣人面前。

宫里有传言,盛云舒为了留在皇后身边,不惜以生母的性命作为投名状。

夏惊秋不敢放下戒备,端坐在盛云舒身旁。

“来,喝口茶。”

夏惊秋看着盏中的茶汤,打趣道:“在此处饮茶,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盛云舒笑道:“上次见夏少卿,还tຊ是在宴席上,你当众拒婚,那时本王还以为夏少卿是个板正又执拗的性子,没成想还有这么风趣的一面。”

夏惊秋赔笑:“人有千面,照什么镜子便生什么相。”

“有道理。”盛云舒理了理衣角,“破案,的确是要懂灵活变通,看来夏少卿破了那么多起案子,颇有法门啊。如今官拜少卿,算的上是实至名归。”

夏惊秋脸色微变:“殿下有话不妨直说。”

盛云舒不急不缓:“夏少卿不要误会,本王方才所言并非是虚浮的夸赞,而是的确有事请教。”

“请教,不敢当。”

“夏少卿连破数案,不知可对验尸有所了解?”

“算不上精通,但略知一二。”夏惊秋脑海中闪过些许零碎的画面。

“若是有人曾纹过雕青,而后又用草药去除,如何才能让雕青重现?”盛云舒勾起唇角。

“殿下直接寻来仵作问问便知。”夏惊秋心中生疑。

“自然是仵作的法子不好用,才向夏少卿请教的呀。”他诚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