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刘俭是司州的救星(1 / 2)

孙坚在前线战死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蔡瑁和黄祖那里。

蔡瑁和黄祖闻言皆是大惊。

因为现在就整个荆州的战将之中,孙坚可以称的上是袁绍手下的第一大将。

孙坚的阵亡,对进攻司州和关中的战略是影响极大的。

而且孙坚的死,也算是彻底的撕开了袁绍与刘俭之间最后一层窗户纸。

这一下子他们两方的真面目都暴露出来了!

也算是不死不休之势了。

刘俭与袁绍之间的战争算是彻底的拉开了序幕。

孙策带着孙坚的尸身向着南阳郡而去,而此时,袁绍已经在边境集结了重兵。

孙坚战死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袁绍的主战军营之中时,身披甲胄的袁绍不由露出了惊色。

“文台身死,真是丧吾一条臂膀也!”

说到这儿的时候,便见袁绍长叹口气,眼眸中不由闪出来两朵泪花。

“文台的尸体现在何处?”

有手下人向袁绍汇报。

“现由其子孙策护送着向南阳郡赶来。”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回头袁某亲自接待孙策。”

几日之后,孙策带着孙坚的遗体回到了南阳郡,在见到了袁绍之后,他一下子就哭拜到了袁绍的面前。

“孙郎,莫要如此。”

袁绍一脸心疼的,然后伸手将孙策从地上搀扶了起来。

随后就见袁绍感慨的伸手拍打着孙策的肩膀说道:“唉,文台正值春秋鼎盛之年,不想却就这般去了,吾实在是,实在是……”

说到这的时候,袁绍不由伸手擦了擦自己的眼角,显得很是伤感。

随后便见袁绍说道:“孙郎身为文台之子,可继承文台之职,统领旧部!”

“谢袁公!”

“孙郎且扶文台灵柩返回宛城下葬,待吾亲自往司州,去战刘俭,为文台报仇!”

孙策当即领命。

袁绍身后的不远处,袁术默然地看着这一切,随后,就见他对一旁的袁谭说道:“侄儿啊。”

袁谭此刻望着孙策,也颇为感伤,袁术唤他,他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叔父,何事吩咐?”

袁术笑道:“孙郎与你年纪相若,你当与之交好也!”

袁谭闻言顿时一愣。

接着他似乎有些恍然了。

其实这段时间,袁术一直在荆州,在袁绍的身边,身为袁绍的弟弟,袁术自然看到了很多袁绍一家目前内部的隐患。

首先,就是袁绍确实非常的溺爱他和后妻刘氏生的儿子们,特别是三子袁尚,还有年初刚刚诞生的袁买,袁绍对这两个小的,可谓是格外的看重。

相反,长子袁谭虽然颇具威武之气,且长于军事,但却没有被袁绍所重视。

或者说不是最为重视的。

袁谭的母亲早逝,虽为长子,但现在袁家却缺少根基,相反他的弟弟们都是袁绍后妻所生,母子连心,在袁绍的后闱,袁绍的小儿子们在这方面就非常的有优势。

现在的袁谭,真的没有什么能够支援他的人。

不过现在,袁术的到来似乎让袁谭有了一个可以接近并倾诉的人。

当然,袁谭也并不能什么事都与袁术倾诉!

袁术也不是那种紧追着袁谭,跟他议论来议论去的人,只是偶尔会在关键时刻,适当的出言提醒一下袁谭。

今日的袁谭听袁术突然对他说话,说要让他交好孙策,先是一愣。

接着顿时恍然。

他感激的冲着袁术点了点头,道:“叔父指点甚是。”

袁术笑了笑:“孙伯符年纪轻轻,能在三军阵前,河北万军之中,将其父的尸身抢夺而回,足见其勇,将来必成大器,你与他交好,对伱没有坏处。”

“正是,正是!”

……

……

袁绍折损大将之后,义愤填膺,大举兴兵直奔司州而来。

而刘俭那边,在知晓了孙坚死亡的消息后,并没有觉得很兴奋。

现在的孙坚,在刘俭眼中,并不算是同一级别的人物,他只是袁绍手底下的一个打手,一个能够在阵前对己方的战将们形成威胁的人物。

但他对自己形成不了威胁。

他的死,或许会成就徐荣,徐晃,张郃之威名,但却成就不了他刘俭的。

现在对于刘俭来说,关键的问题还是司州的望族上。

战争不论打成什么样子,刘俭都承受得起,但是司州当下最为重要的事情还是粮价和民生,还有诸多叛乱流民。

只有把这些事情办妥了,使司州的局势真正安定,刘俭才能够放心的进入关中。

孙坚突然反攻徐荣,虽然打乱了司州原本的局势,但战争结果,却让刘俭比较满意。

至少,现在袁军在司州的影响力,因为孙坚的死而大大减弱,所以控制粮价的事情在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的很顺利了。

当下,刘俭不再犹豫,他将囤积在河内等地的粮草,大幅度的压入了司州,并让河北商贸协会的诸家一同向司州之地发力,竭尽河北之力控制司州的粮价。

另外,刘俭还向中原的八厨集团发令,让他们限制中原方向通往司州方面的粮食供货渠道,特别是对那些还在极力哄抬粮价的家族的收粮渠道,一定要掐的死死的。

张邈如今已经是背袁投刘,为了八厨集团的利益成为了刘俭的忠实死党。

如今司州的粮价之灾也波及到了中原,按照道理来说,张邈王芬等八厨集团中人是希望粮价上涨,从而收割那些贫农的血液。

刘俭如今也压制粮价,很是不符合八厨集团的利益。

但是近年来,刘俭对兖州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他的兵马和势力虽然不在兖州,但是对于兖州的渗透力却无人可比。

特别是如今中原各家的主要财货获取渠道,已经成为了将河北的商品向着南方倾销的集散地,作为中盘商的八厨集团,这些年越来越倚重与河北的商贸合作。

故而,经过八厨集团最终的权衡,他们还是认为听刘俭的话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