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皆大欢喜(1 / 2)

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朱祁钰话里的潜台词,于谦并没在太祖高皇帝御剑这个问题上再做推辞,就连皇帝要赐下蟒袍也干脆加推辞一下都省了,直接就受了。

“此次应对鞑靼之变与往年不同,须得小心行事。朕有意加强北方各镇防御力量的同时安排得力干臣往江南继任总督一职。前者百官推荐,朕思虑再三决定拜托刑部金卿往江南总督钱粮盐布税赋,还请金卿同于卿两位安排部内事务,早日履新。”

金濂在景泰朝担任刑部尚书一职其实有屈才之嫌,虽然金濂最初授官就是监察御史,而且在广东巡按就为自己积累了清廉的好名声而被提升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走的掌刑名这条路子。

在宁夏时金濂展露出了自己善于布局、长于计算的本事。修缮宁夏五渠时沙洲七星、汉伯、石灰三渠淤塞,就凭着金濂请旨后安排修缮使得工程完成后有大约一千三百多顷荒芜土地得到了灌溉。

正统朝为了忽悠老百姓帮忙把粮食运到边疆,曾经作出了对于输送一千石以上粮米到边疆就给予荣誉性玺书“以示旌表”的奖励。金濂在考察了宁夏实际情况后认为当地地理环境恶劣,认为只要接近这个标准也该给予奖励。在得到朝廷支持后宁夏边军的粮食储备一下子得到了提升。

在大明朝这个靠着读四书五经当官的年代里,除了周忱那样的人之外金濂已经算是个财经好手了。

“加金卿太子少保衔,赐蟒袍,赐上方宝剑总督江南军民官吏。凡四品以下金卿可先斩后奏,四品以上由卿一言而决革职待参。原本江南还有十几位挂着监察御史衔的巡按,一并交由金卿安排,调任革职均由卿定。”

“臣领旨,谢陛下恩典。”金濂接替周忱的职衔后直接被升为了太子少保,已经可以看到太子太保衔在冲自己招手了。

“启禀陛下,既然金尚书往江南总督钱粮,是否要转任户部尚书衔更为适宜?”陈循问道。

金濂在土木之变前被正统扔到了福建参赞军务,给宁阳侯陈懋当军事参谋。在设计打九龙山擒获邓茂七的侄儿等残余叛军上立有军功,之后又移师浙江负责平定浙江的起义军。

土木之变后金濂回朝重掌刑部事,在见识过朱祁钰的无赖行为后怕引祸上身的金濂一直小心翼翼,但也没少给户部出主意解决财赋银钱调度问题。这也是合理利用现金浮悠量的早期操作手段了吧!

“无妨,仍以刑部尚书衔总督江南,效果更好。”朱祁钰对于这个建议并不在意。户部尚书总督江南的效果也许还没有刑部尚书操办来得效果好,那可是刑部尚书总督吔……

景泰朝的一干重臣其实个人性格上都有很大问题,如果要托付这些人承担朝廷之重还真是扛不下所有。

首先最有问题的就是已经升为礼部尚书的小人杨善,连装一下伪君子都用不着的真小人,小人到不能再小人了。所有人都知道杨善的黑暗历史,他想装也没有人搭理他。

对于杨善这种能屈成球又能伸成杆的不要脸行径,朱祁钰将他安排在外交上成绩显着。景泰朝一改往昔对于属国厚往薄来之策,杨善以“礼”的名义盘剥属国用来扩大大明朝的实力,手段卑劣但无人反对。

也不是没有人反对,只不过声音被朱祁钰毫无情面打压过几次后全天下也都知道了这个皇帝的喜好更为现实,不看重那像表面上的属国,更看重自己真实的地盘和人口。

想要继续对大明称臣,当然欢迎。作为大明的属国是要列入大明版图,按照大明律法的哟~

当然当然,可以一个国家多种制度嘛!大明朝身为中央之国自然是支持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延续的。但是我大明驻军保护属国没毛病吧!军费就辛苦各位属国小弟结算一下了…没钱?没关系,没有现钱可以用矿产、物品来抵扣的,咱大明地大物博可不缺这么点东西,但是规矩是要说清楚的……

杨善的外交工作很出色,坑蒙拐骗各种手段用尽,为大明朝增加了不少的实惠。户部看到从来是花钱的部门反倒开始干起为官仓添金加银的活计之后第一个对杨善另眼相看了,而兵部虽然不耻于杨善的为人也不会反对杨善将这个恶施加到外番身上——不然这老小子该对自己人使坏了。

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王直是数朝老臣子了,永乐二年的进士以庶吉士入仕,早早就做了侍读学士,正统初年就被冲龄天子朱祁镇授予礼部侍郎兼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在正统十四年七月朱祁镇坚持要御驾亲征时已经是吏部尚书的王直直言劝谏,一而再、再而三,终于惹恼了朱祁镇将王直与一群“没有什么用处”的官员一起留在了北京城里。

可惜王直虽然识大体、顾大局而且正直,但终归胆量和见识不足。“每事推下之,雍容镇率而已”的历史评价无法成为景泰朝真正的顶梁柱。

兵部尚书于谦无疑是原来轨迹中景泰朝廷的核心人物,在当时被记载为“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之际时的于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其才能与卓越的功绩一时无人能及,但又因为于谦完全按照传统儒家思想人格为标准的谦谦君子形象来要求自己,造成了无论对君主、同僚还是下属都要求严苛,不招人待见的尴尬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于谦自己的自我评价也是“眼虽明不能见几,腹虽大不能容人;貌不足以出众,德不足以润身。其性虽僻,其情则真。所宝者名节,所重者君亲。居弗求安逸,衣弗择故新。不清不浊,无屈无伸。遭时明盛,滥厕缙绅,上无以黼黻皇猷,下无以润泽生民。噫 !若斯人者,所谓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又何必假粉墨以写其神邪?”

这种评价有自谦的情况在里面,事实上于谦工作非常玩命,比后世鼓励大家学习的雷某人有得一拼。整日通宵达旦,累到实在不行了就在值房里躺一躺,只有一个养子跟在身边陪着苦熬。

日积月累劳累成疾的于谦还有严重的气喘病,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景泰皇帝命太医院院长董宿诊病后给出了要用竹沥和药的需求,景泰皇帝因此下令伐了万岁山的竹子给于谦烤竹沥和药的故事了。

但是这么一个怀着拳拳抱国之心的臣子太过刚直,招人忌妒、记恨成了常事。各种针对于谦的流言蜚语就没有停过,作为一个朝廷中流砥柱这明显也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