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绝户计。(1 / 2)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1550 字 1个月前

大明辽东,三营鼎立:白塔铺、虎皮驿各领雄兵一万五,奉集堡更是精锐两万,合计五万虎贲,上卫沈阳之安宁,下固辽阳之防线,东则守护抚顺关隘,犹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杀——!”“杀——!”

奉集堡内,战鼓雷动,喊杀之声震耳欲聋,士气之盛,犹如烈焰腾空,不可遏制。

“好一股昂扬之气!”

高台上,熊廷弼身披铠甲,手持长刀,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本督巡营三处,唯奉集堡士气最盛,实乃我军之楷模。”

此言一出,随行将校心中大石落地,暗自庆幸。

自辽东赴任以来,熊廷弼治军严明,小兵受累,将校则如履薄冰,生怕有丝毫差池。

幸得朝廷增援,钱粮充足,运输无忧,方得稍缓压力。

然而,熊督对军兵之要求,却愈发严苛。

“部堂大人。”

下高台时,贺世贤笑语盈盈,深知熊廷弼此行必有深意。

他作为熊廷弼的心腹爱将,言语间更显亲近,“抚顺、鸦鹘等地,我军一至,建奴便遁。唯铁岭之地,屡遭侵扰,末将请命前往,以解燃眉之急。”

“正是此理!”

朱万良亦附和道,“练兵日久,若不得实战,岂非虚度光阴?闻建奴南下朝鲜,若不能赴铁岭,凤凰城亦可一战。”

熊廷弼闻言,眉头微皱,反问道:“尔等欲战,可知战之所需?前战虽胜,却也消耗甚巨。辽东之地,军民皆在节衣缩食,若贸然出兵,致建奴反扑,屯田之事又将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万良等将校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熊廷弼环视众人,见皆已收敛锋芒,心中暗喜。

他深知,营中或有建奴耳目,今日之言,意在震慑。

“兵法云:兵不厌诈。”

熊廷弼心中暗道,“努尔哈赤善用诡计,我亦当以计应之。”

此时,天边云卷云舒,熊廷弼心中已有计较。

他知毛文龙已有所行动,无论成败,辽东防御均需调整。

而在灶突山一隅,刘爱塔与李延庚正监督两黄旗包衣伐木。

刘爱塔眉头紧锁,询问道:“消息已传?”

李延庚点头确认:“心腹已赴苇子谷,此时应已入大明地界。”

谈及努尔哈赤之计谋,刘爱塔咬牙切齿:“老奴狡诈,明言袭朝,实则将精锐藏于老巢,意在诱我军出关。”

言及投敌汉人之惨状,李延庚其父降金之痛,犹在心头。

二人相视无言,唯有对建奴之恨,如磐石般坚定。

其父欲为建奴之奴,而彼心不甘,誓不为奴!

此对于正值青春、出身卫所军的李延庚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

况乎,人心非铁石,岂能无感?目睹辽东汉人惨遭涂炭,能无动于衷者,世间罕见。

“闻大奠堡山谷,已成白骨之丘?”

李延庚目含泪光,刘爱塔轻拍其背,以示慰藉。“确是如此。”

李延庚昂首,强忍泪水,点头应之,愤慨而言:“建奴之行,无异于造孽深重!”

“那些被遣运朝鲜粮草的包衣,实则是以命相搏,为主子卖命。携带五日之粮,生死有命,能否抵达,全凭天意。”

“唉!”刘爱塔长叹一声,满腹辛酸。

“自两白旗覆灭,老奴疑汉如蛇蝎,我等旧臣亦遭排挤。归大明之日,何其遥遥?”

“难矣!”

李延庚摇头苦笑,道出隐情:“近日,我替父联络辽东商贾时,偶得大明告示数张。言明关隘对汉人开放,辽东正兴屯田,归者赐田。将士若能建功,亦可重返故土。”

“建功?无非是以建奴首级为阶。”

“小将斩固山额真,高官则需四大贝勒之首。我父亲那等大逆之徒,怕是要四大贝勒之首级方能洗清。”言及此,李延庚不禁嗤之以鼻。

“更有悬赏十万两白银,但我所求非财,唯愿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