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就在村东头,叶明感觉也可以,离着作坊近,旁边还有条小溪,用水方便。
“行,叔,那就村东头吧。”
叶明说道。
族长听到叶明决定了,就带着父子二人,来到了村东头,在离作坊不远的地方给画了一块地。这地画的都快赶上作坊的大小了。
地画好以后,族长带着他们去县衙办理了地契,交了银子,以后那一大的地就属于叶家了。
一路上叶老爹隔一会就摸摸装在胸口的地契,生怕这地契不翼而飞了。
“办好了吗?地买到了吗?”
回到家,叶母从厨房出来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买好了,看看这是地契,一共十亩。在村东头那块儿,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了。”
叶老爹把藏在胸口的地契,拿给了叶母。
“好好好。。。咱们家也算是有个正经的家了,还是我儿子有本事。”
叶母一脸宝贝的看着地契,一面还不忘夸赞自己的小儿子。
看的叶明哭笑不得。
“有地了,那咱什么时候开始盖房?”
叶母又一阵风似的回屋放好地契,出来问叶明,她算是看出来了,家里以后得这个小儿子做主了,弄作坊,卖打谷机。
都是自己的儿子一手弄的,盖房这种大事还是跟小儿子商量好了。
叶老爹在一旁抽着烟,暗自思索,到底这个家是谁说了算?
再一想,家里能有现在的生活,还不全都是靠着小儿子挣的,算了不管了,以后享福就行了。
想到这儿,叶老爹也不打算插话了,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母子二人商量盖房的事。
“娘,你和爹不用操心了,我来排就行。”
叶明说道。
“行,那我们就不管了,以后等着住大房子就行了。”
叶母听到叶明这么说,放心下来,她知道自己儿子有本事了,不需要自己操什么心,就能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随后叶明找了张侄子上学用的纸,又让老娘在厨房找了一块木炭,准备回房间,把四合院的图纸画出来。
小主,
叶老爹爹则是溜达出去了。现在叶秋叶风都在作坊上工,被安排成了管事的,叶明也在作坊有分红,加上最近又赚了一万多两。
所以三兄弟一致决定,让叶老爹在家歇着就行,喂喂牛,弄弄地,以后不用那么辛苦了,叶母跟大嫂则每天准备好一家人的饭就可以了。
叶明回到屋里,开始思索前世的四合院布局,因为前世的四合院都是价值好几个小目标的,所以叶明专门上网了解了一下,瞻仰瞻仰有钱人住的地方。
四合院通常是由好几个院落组成的。首先就是倒座房,倒座房位于整个四合院最南端的一排房子。
前檐是面朝整个内院,后檐墙临街或者是马路,倒座房占满整个四合院的宽度,一般只在东南角留出一间作为宅门的入口,这就是一进。
穿过倒座房就是垂花门,它是整个四合院中装饰最华丽的地方,垂花门和屏门构成“勾连塔”的屋顶形式,在两侧隔墙设置抄手游廊。
隔墙上有开设的什锦窗,什锦窗的四周用砖雕装饰,窗格也是各种图和造型,非常美观。
透过什锦窗可以隐约看到内院的景色,同时增加了空间和视觉上的连通性。这就是二进了。
穿过垂花门,,整个四合院的核心就会出现在眼前,即第二进院。
第二进院由正房、耳房、厢房等构成,正房两边的小屋为耳房,东西相对的房屋即东西厢房。
正房一般由长辈居住,厢房多为家中晚辈的居所,耳房则多用于储藏室、书房等辅助用房。
中间的庭院,一般摆放石桌石凳、养鱼种树,作为全家人的嬉戏之所。另外,正房与厢房之间还会设置廊道,方便雨雪时行走。
院落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经过耳房旁边的一个狭小通道,正房后面还“藏”着一进院落,即第三进院。院中的房屋被称为后罩房,其私密性最强,通常可设为福堂,或由家中的女眷居住。
这就是三进的四合院了,如果在后罩房和第二进院落之间再加一个院落,那就是标准的四进四合院了。
不过叶明,觉得四进太大了,家里也没那么多的人,三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