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月下夜归客 9(2 / 2)

兴亡云烟事 木石立方 3755 字 1个月前

秦玉惊道:“哦?此话从何说起?”

徐恒道:“我还都之时,在万胜镇偶遇一位旧识,便是遣人到璧城军中传口信那位兵部职方司郎中齐愬。他此次出都,乃是奉兵部堂官之命办一件密差,正是如此他才不敢在万胜镇亮明身份,也不敢耽搁时日回梁都寻人救我,便只能带口信与璧城与退之来救我了。”

秦玉道:“也亏得这位齐郎中,否则永业便有大难了。”

徐恒一笑,又道:“齐愬身怀兵部密令,又是出都向西,璧城你想,他是要去往何处?”

秦玉略一思忖道:“他去往西边,西边有我大郑两处大军驻扎,一处是陇右石方白,一处是汉中赵练材。他...他莫不是去往汉中?”

徐恒道:“我亦是这般想法,他若是去往陇右,兵部查看驻军大营,本是光明正大之事,又何必密行?他如此不敢露出行迹,必是往汉中无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玉立时便明白徐恒所指,却不言语,只听徐恒又接道:“三年前之事,当今早已对赵练材心存芥蒂,只是苦无实据,又恐朝局动荡,再乱了军心不好收拾,这才隐忍至今。然处置赵练材却是迟早之事。这三年来朝局稳定,人心思定,便可腾出手来对付赵练材了。当今必是密令兵部遣人去赵练材军中搜集罪证,这罪证是有是无都无关紧要,只要兵部的人到了汉中军中,想要的罪证自然就有了,赵练材的祸事也便不远了。是以我才说,朝廷要提拔一位都统制使了。”

秦玉点头道:“确是如此,当年周魁抵死不肯招出赵练材,这人虽是痰迷了心窍,对赵练材却也还算得忠心耿耿。现下想来,纵然当年周魁供出赵练材来,当今也必得将这事压下来。那时若是惩治赵练材,只怕军中便要引起哗变了。”

徐恒道:“正是,当今之深谋远虑,又岂是你我能及的?”

秦玉道:“我年纪最轻,资历最浅,这次提拔都指挥使,我自是无望。我亦不敢有此奢望。永业以为,此次哪个最是有望提拔?”

徐恒沉吟道:“若是近日无人立下奇功,只怕我那二兄最是有望。”

秦玉道:“令二兄徐毅节久镇汉中,恨无缘得见,不知其人何等风采?”徐恒道:“我那二兄自幼习武,武艺自是不必说,也称得上有勇有谋。他平日又极是爱惜兵士,因此在军中声望颇着,只是有些傲上。虽仗着家父威名,旁人不敢打压他,却也一直未得越级升迁。此次若要提拔都指挥使,当今必会想到他。”

门外站的正是刘逊,秦玉站在刘逊身后,后面还有两个提着食盒的随从,两个捧着大坛酒的店伙。

收了酒菜,打发走店伙,徐恒命锄药将桌设在荼蘼架下,请秦玉与刘逊落座。刘逊却道:“今日大营中是我当值,职责所在,不敢久坐,这便去了,恕罪恕罪。”徐恒无奈,只得送刘逊出门,望着刘逊带着两个随从策马而去。

掩上院门,回身见秦玉已面西坐了,这是客位,徐恒只得坐了西首主位。秦玉举杯道:“今日为永业兄洗尘,永业兄一路劳苦,是我等安排不周,秦玉先敬永业兄,请永业兄恕罪。”

徐恒举杯一饮而尽,道:“生死有命,此事与璧城何干。况且是璧城救我性命,我还当谢璧城才是。”

秦玉道:“是我请永业兄入都,这原是我分内之事,何谢之有?第二杯酒敬永业兄,是为永业兄乃是秦玉前辈,永业是延佑元年登科,秦玉是延佑五年及第,这一杯当敬兄长。”

徐恒一笑饮了,道:“好,这杯酒我受了。”

秦玉举起酒杯道:“我少年时心雄万夫,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四年前弃文从武,蒙当今天子赏识,凭些许微劳升了这都统制使之职,却再不敢小觑天下英雄。秦玉自觉胸中所学比之天下英雄如萤火之光,幸而上天垂怜,才未做出马谡、赵括之事来。玉自统率左骁卫以来,愈觉力有不逮,这两万余人之军我治之便已使出浑身解数,又怎能统率大军与天下英雄争锋?然天下纷乱,我大郑坐领中原之地,承袭前朝正统,便有御宇海内,安定天下之任;解苍生于倒悬,救黎庶于水火之责。秦玉不才,有心为大郑驱驰,然才力难及,恐惹人笑耳。是以玉愿求天下贤才辅弼,以成我郑国基业。玉素闻永业兄之才,渴慕久矣,今日一见,如久旱逢甘霖,得偿夙愿。望君捐弃昔日之成见,助玉成就大业,玉万死不敢有负永业。”说罢站起身来,躬身举杯过顶。

徐恒端坐未动,注视秦玉良久。秦玉亦未动,酒水在杯中微微颤动。徐恒突地长叹一声,接下秦玉手中酒杯,一饮而尽。秦玉大喜,复一揖到地,道:“秦玉拜谢永业兄。”

徐恒请秦玉重新落座,说道:“璧城此番心意,徐恒不知何以为报。昔日之事,我已尽抛诸脑后。今日既许身于君,自当为君驱驰。徐恒当尽平生所学,助君得偿所愿。”说罢二人举杯共饮。

秦玉道:“我目下所处之位,永业兄已尽知。我不过区区一卫都统制,麾下两万五千兵马而已,若要遂我之志,道阻且长。日后之事,敢请永业兄教我。”

徐恒微微笑道:“璧城年未及而立,何心太切也?恕徐恒直言,莫说现下郑国并无吞并天下之力,纵然郑国当真十年内一统天下,璧城又能居功几何?上有卢象山为郑国将首,更有石方白、李克让几位老将坐镇各方,中有陈崇恩为璧城旧主,便是如璧城这般都统制,我郑国也有一十六位之多,璧城又能分得几杯羹?是以,为璧城计,吞并天下,不宜过速。”

秦玉悚然一震,蓦地想起昔年与陈封的一番话,自己也是如此劝导陈封不可投效太子,为何到了自家身上,却不能想得清楚?

徐恒道:“目下我郑国政治清明,民生复苏,国力已日渐强盛,虽不能稳压燕、楚,却也不似前些年那般惧楚怕燕。究其根本,此皆是当今重掌朝政所致。若这般境况能持续十年,我郑国必可称霸天下。然当今毕竟年老,如此圣明,又能维持几年?只怕璧城也已看出苗头来,何况那些朝中重臣?是以以恒之见,璧城当乘现下郑国强盛之时,多多出兵征战,积累战功。璧城乃陈崇恩亲信,此事该当不难。以璧城之能,出兵征战纵不能大胜,亦当可不败,以此便是功劳。以目下之势看,郑国来日之第一武将,当非陈崇恩莫属,到那时,一个都指挥使,璧城还是当得的。”

秦玉道:“永业所言极是,于朝局当真是洞若观火。”

徐恒道:“不过旁观者清罢了。今年,或者明年,朝廷便要提拔一位都指挥使,只是只怕这一次璧城是无望了。”

秦玉惊道:“哦?此话从何说起?”

徐恒道:“我还都之时,在万胜镇偶遇一位旧识,便是遣人到璧城军中传口信那位兵部职方司郎中齐愬。他此次出都,乃是奉兵部堂官之命办一件密差,正是如此他才不敢在万胜镇亮明身份,也不敢耽搁时日回梁都寻人救我,便只能带口信与璧城与退之来救我了。”

秦玉道:“也亏得这位齐郎中,否则永业便有大难了。”

徐恒一笑,又道:“齐愬身怀兵部密令,又是出都向西,璧城你想,他是要去往何处?”

秦玉略一思忖道:“他去往西边,西边有我大郑两处大军驻扎,一处是陇右石方白,一处是汉中赵练材。他...他莫不是去往汉中?”

徐恒道:“我亦是这般想法,他若是去往陇右,兵部查看驻军大营,本是光明正大之事,又何必密行?他如此不敢露出行迹,必是往汉中无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玉立时便明白徐恒所指,却不言语,只听徐恒又接道:“三年前之事,当今早已对赵练材心存芥蒂,只是苦无实据,又恐朝局动荡,再乱了军心不好收拾,这才隐忍至今。然处置赵练材却是迟早之事。这三年来朝局稳定,人心思定,便可腾出手来对付赵练材了。当今必是密令兵部遣人去赵练材军中搜集罪证,这罪证是有是无都无关紧要,只要兵部的人到了汉中军中,想要的罪证自然就有了,赵练材的祸事也便不远了。是以我才说,朝廷要提拔一位都统制使了。”

秦玉点头道:“确是如此,当年周魁抵死不肯招出赵练材,这人虽是痰迷了心窍,对赵练材却也还算得忠心耿耿。现下想来,纵然当年周魁供出赵练材来,当今也必得将这事压下来。那时若是惩治赵练材,只怕军中便要引起哗变了。”

徐恒道:“正是,当今之深谋远虑,又岂是你我能及的?”

秦玉道:“我年纪最轻,资历最浅,这次提拔都指挥使,我自是无望。我亦不敢有此奢望。永业以为,此次哪个最是有望提拔?”

徐恒沉吟道:“若是近日无人立下奇功,只怕我那二兄最是有望。”

秦玉道:“令二兄徐毅节久镇汉中,恨无缘得见,不知其人何等风采?”徐恒道:“我那二兄自幼习武,武艺自是不必说,也称得上有勇有谋。他平日又极是爱惜兵士,因此在军中声望颇着,只是有些傲上。虽仗着家父威名,旁人不敢打压他,却也一直未得越级升迁。此次若要提拔都指挥使,当今必会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