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十年枕黄粱 9(2 / 2)

兴亡云烟事 木石立方 1295 字 1个月前

崔言道:“景曜之后,我郑国蒸蒸日上,国力日盛,四方用兵亦无往而不利,此固托陛下之福,亦赖百官忠勤慎廉之力。然如今国富民足,吏治却见败坏,官吏贪墨屡见不鲜,陛下若不乘此案整顿吏治,待到贪腐成风之时,为时晚矣。若彻查此案,惩治一干贪官墨吏,必可肃清朝堂,使我大郑官员为之一振。虽说查处许多官员必将使朝政乱上些时日,然于我郑国长治久安实有百利而无一害。况且,若是祸国殃民、鱼肉乡里的贪官墨吏不加惩处,天理何存,国法何在?民心何附?”

郑帝不语,默然半晌道:“宋相公怎地不说话?这事你如何看?”

宋质道:“ 陛下,袁相公与默之争执不休,臣心中也实是左右为难,因此才不敢妄言。臣以为,默之所言乃是治国之至理,然袁相公却是老成谋国之见。治大国如烹小鲜,若是大动干戈,必使朝政动荡,人心不安。如今蜀国虽灭,却有燕楚环伺,若是一着不慎,我国内不稳,燕楚必将来犯,只恐那时我大郑又将陷入左右支绌之境地。因此,臣以为,无为而治方是兴国安民之道。此案虽可就此了结,那些贪官墨吏若是日后查将出来,却也必治以重刑,只缓缓来做,不致扰乱朝政为本。臣之浅见,不及陛下圣明之万一,伏请陛下圣裁。”

小主,

郑帝点点头道:“信言说袁相公是老成谋国,朕看信言公也是不遑多让。”

崔言道:“陛下...”

郑帝打断道:“默之不必说了。你已审了七日,蔡耸拒不肯招,你还要再审多少日?难道当真要将他杖毙在堂上么?”

他看看袁端宋质,又看看崔言,若是再年轻十岁,或是五岁,郑帝定然要追查到底。但现如今他自知时日无多,若此时朝局动荡,只怕再无力挽回。是以虽是不得已,却也只能听从袁端之见了。

崔言道:“陛下,臣无能。”

“这不是你之过。”郑帝的声音忽的温和起来,“默之,朕不是责怪你,蔡耸对朕有怨意,朕岂能不知?罢了,此案就此了结了也好。”

“你三人争执不休,到了紫宸殿来,便是要听朕的意思。”郑帝扫视三人,道:“蔡耸的案子就此结案,蔡耸处斩立决,家财尽数籍没充公,家小...家小发卖为官伎官仆。至于其他犯案官员,你等依律裁处就是。”

郑帝看看三人,又道:“你三人有失察之过,不能不小有惩诫,袁相公与宋相公,各自罚俸一年,崔言罚俸半年。就是这样,你们去罢。”

这桩案子直到数年后才完全了结。

是年冬,段圭、文修押解到都,于梁都外城西厢瓦子,梁水岸边行刑。两人各自割了三千余刀,直剐了三日才气绝身亡。

数日后,蔡耸于大雪之中被斩首。

又过数年,熊烈仆从包乙、李大郎才被人无意中认出,出首告发,被官府拿获,押解回梁都后明正典刑。

至此,此案才告结案。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