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1)

惊澜 停云阁主 884 字 6个月前

……那只是个噩梦而已。在明仲夜安抚般的声音里,他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

温澜知道自己最近屡屡做噩梦,大概和他前些时日看到的那则新闻脱不了干系:几周前,中欧德法交界处,某个作为旅游胜地的小镇,突然发生了一次恐怖袭击。一个穿着寻常服饰、没有任何显著特征的恐怖分子在集市最热闹的地段忽然发难,拿出身上藏好的枪械对过往人群进行了无差别射击,导致五人当场死亡,十几人受伤……而后来,又有几个重伤患者在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相关报道里,有不少案发当地事后的惨状图片:弹孔密布的餐馆虽然已经被封锁,但周边没被完全清理干净的血迹仍让人脊背生寒;死难者的亲友们和其他的热心人在事发地摆放了好些纪念花环、花束和一些罹难者遗像的照片,照片上大部分看起来都是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两三个十来岁不到的小姑娘,照片上露出的甜美笑容简直让人不忍再看……而网上,还有些零散流出的视频片段,大概来自于一两个恰好路过现场、侥幸逃脱一劫的网友,他们当初经历的实况被转发到了网上,引发了无数的点击和关注: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里,能听到明晰的枪响和围观者的尖叫,甚至能在某几个瞬间看到那个恐怖分子朝镜头的方向射击,极近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来不及逃走、当场中枪跪倒的可怕场面。

温澜在当初看到新闻的第一眼,便认了出来:事发的地方,正是他上次去找明仲夜时,他们一起去住了好几天,逛了许久、在那里留下了无数深刻而美好印象的小城。甚至,凶案的发生地,旁边的一家餐馆他们还去过。而现在,那个满是他们美好回忆的地方,却变成了鲜血四溅、充满了罹难者痛苦和绝望的人间地狱。

“……恐怖袭击这种事,近些年在国外发生的频率确实越来越高,甚至有‘常态化’的倾向。”网络上有社评家如此评论道,“大概人们也只好把它当成下雨一样的现象:你知道雨肯定还会下的,但你没法知道它具体将会是什么时候落下,又会下在何处。”

对这样让人脊背生寒的恶性事件,大部分网友感叹几句人生无常,发几句同情和慨叹,可能也就过去了:毕竟事情虽然残酷,那些无辜的遇难者也着实可怜,但他们确实也做不了什么,事情本身对他们的生活也不会产生什么直接影响。在以往,温澜或许也会是同样的反应:事情完全不在他的能力控制范围内,也没有牵涉到任何他身边的人,如果共情代入太多,受到负面情绪影响太深,反而显得他过于矫情,不够理性明断。但现在……

视频里人群惊恐的尖叫和那几声冷酷的枪响,仿佛还一直停留在他的脑海里,阴魂一般循环反复,和记忆里多年前目睹过的那滩血一起,迟迟不肯消散。

照片和视频里那些无辜的罹难者们,想必在事发的前一刻,正在古城的集市上,和亲朋好友一起欢乐地笑着,愉快地共度着温馨的冬日时光吧?又怎么会想到,所有的一切会在下一刻就戛然而止,人生里所有那些还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渴望、美好……永远都不会再有实现的可能?

……就像当年车祸前他的父亲,或者是走进那个致命的工地视察情况的莫藏。他们在那一刻来临前,又怎么会知道,自己还满是热望的生命,即将在下一刻永远地终止?而身边人,将永远为那些未曾尽数说出口的爱和歉意而感到憾恨,为失去他们而感到永恒的、无可抑制的悲痛?

温澜在看到新闻的第一刻就下意识想要给明仲夜打电话,然而等接通提示音响起时,他却突然按断了通讯:他知道明仲夜最近不在那座城市或者那附近的地方,他也看到新闻报道里说那个孤身行凶的凶手据说精神有点问题,实施惨案半日后,已经在附近被警方击毙了。但那一刻,他忽然还是由衷地感到恐惧:如果明仲夜那时恰好就在那附近呢?又或者,最近这些年,不也常有各种校园枪击案的报道吗?如果哪一天,真的发生那样的事,那他……

“澜,怎么了?”某次,或许因为他走神太明显,电话那头的明仲夜终于注意到了,有些疑惑地问道,“你刚刚是想问我什么吗?在想什么?”

“……没什么。只是最近看身边的新闻,突然感觉到,世事无常,人生有限。再怎么努力,有些东西也毕竟没法由自己掌控,所以想要完全不留憾恨,真的是件很难的事。”他想了想,终究是没有和明仲夜细聊那个话题——比起他,本身就常住在那个环境里的明仲夜,其实或许更清楚种种极端情况下该怎么“注意安全”。对明仲夜唠叨他那些担心,反而像是在给对方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或者给对方添加“不得不反过来安慰他”这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