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府,厅堂内。
司马懿独自一人坐在这里,看似闭目养神,实则脑中运转飞快。
他早已习惯如此,时时沉思,日日沉思,夜夜也沉思。
这两日发生在宫中内殿的事情,都在第一时间传入了司马懿的耳中。
通过张去的暗中派人传信,司马懿此时已经全然知晓了,官家相继会见张俊和岳飞的全过程,而且几乎还是一字不漏的那种转述。
这张去倒也是个人才呀,就凭借着这样超强过人的记性,就已然不是一般人了。
如果当初他没有去当太监能够好好读书的话,考个进士什么的对于他而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
可惜没有如果,倒不是说他去当太监太过可惜了。
只是因为这些去太监的人呀,又有几人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才去的呢,但凡是在家里日子能过得去,就不会有谁会想着去当这个太监。
这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还读什么书读,先想办法吃饱饭才是正事。
而司马懿也才知道,原来最近来传信的那个张够,竟然还是那张去收的干儿子呀。
待张够离开后,司马懿就不由乐了。
乐什么呢?为什么乐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宋早在建国之初期,就已经定下了宦官不得收干儿子或者干孙子这类的规定。
其目的嘛自然也是一目了然,就是为了防止他们像这样拉帮结派。
毕竟那种动不动就几百个干儿子干孙子的大宦官,任谁看了也不会放心呀,所以干脆从一开始就直接明文规定好算了,免得今后又出现这种不必要的隐患,不然到时候又得是一波杀戮。
而身为太监总管的张去他能不知道这个规矩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几乎是所有朝堂之人都知道的规矩,他一个内臣也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既然知道,又为何还要明知故犯呢?
而且他还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这释诸将兵权的关键时候说,这其中自然也是有着其深意的。
无他,表明心意尔。
从今往后我们便完完全全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荣辱与共,共同进退,若有什么行动或者计划的话也不要藏着掖着了,再拖延下去可就来不及了。
这对于司马懿而言,自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志同道合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嘛,只有人足够多,力量才能足够大。
自然人多了这么管理的问题,司马懿自然也是有那么一套办法的。
想来应该是这两天因为张俊和岳飞的关系,让张去感到了极大的危机感吧,就连这些战功赫赫威名在外的将帅们都是说撤就撤的,更何况他一个小小的阉人呢。
毕竟张去他的这个位置,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换得比较勤的,他不急才怪,若是不早做准备的话下一个就到他了。
最后张够在离开时,司马懿让他给张去带句话回去,就说‘当下之形势皆在计划中,无须忧虑’。
司马懿深知,人心是需要稳的。
拿什么来稳呢,自然是对未来美好的期许,使人充满着希望,如此人心焉能不稳,在这样的情况下做起事来也能多使三分力不是。
张去心中之所想所虑所期,司马懿心知肚明,这一句话带给他足以稳他之心。
这聪明人嘛,无需长篇大论的说个不停。
另外还有岳飞和张俊那边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