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2)

宋儒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他将茶水倒好向前推了推,那浑浊的眼睛当中有些担忧:“只是您利用王妃母家一事……倘若一个解释不好,恐生嫌隙。”

这也是萧凝安所担心的,若想成事,永昌侯府必须要利用起来,她原本想着娶了宁欢意便好吃好喝的惯着养着,一定要控制好距离。

却没想到……是自己率先控制不住的向宁欢意靠近。

“你说的本王都明白,会把握分寸的。”萧凝安烦躁的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她一旦心绪不佳时眼睛便会微微眯起,带着极度危险的意味。

宋儒不再说话,而是坐在一旁开始拨弄算盘,接着计算此次婚宴具体的支出项目,并计划好宴请人数,如萧凝安所说,此次要风光大办,半个京城的人都要来,摄政王府本就大的可怕,这样下来出错的地方也就容易多。

为了维护好萧凝安的面子,宋儒少不了要开始多费心,而萧凝安则开始帮着皇帝处理部分政务,履行她这个做摄政王的职责。

书房外重兵把守,这些奏折说不定便是国家机密,哪怕是那些把守的兵,也都是目不识丁没上过学堂的。

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摄政王府里面这些奏折的信息能够不被泄露。

至于宋儒……他早就和萧凝安签订血契,算是整个摄政王府最值得萧凝安信赖的人。

第31章 此意寄昭昭

宁欢意在家中给自己绣着盖头,永昌侯府的那些丫鬟小厮们忙上忙下的,就连贴身婢女青黛都时常需要出去帮着收拾嫁妆和衣物,嫁过去了就是要一起带走。

所谓十里红妆,就是家里人为出嫁女准备好一生所需要的物品,这样才能吃穿都不用夫家的,依旧能够平等相待。

而除去这些衣裳首饰黄金银两,陪嫁的东西还有京城内外的庄子,大婚前夜,被宁欢意召去裴阮的寝殿。

宁欢意一路走过去,看着从小长到大的地方,如今已经挂上了红绸带,各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模样,就连那些小厮丫鬟们都穿着新衣裳,色彩也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