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1)

“哎,从前殿下为了批阅这些奏折可以连饭都不吃,如今啊……也算是有人能管得了殿下了。”宋儒是唯一一个敢把这种话说出来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年迈,算是老者,更多的还是辅佐了萧凝安在刚刚回到京城的时候,一系列的动作导致那些大臣不敢再上书弹劾。

萧凝安虽然对旁人说话极少,也甚少有什么好脸色,但是对着宋儒也是少见的脾气好。

“娶来伺候着罢了。”萧凝安现在不敢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原本方才是宁欢意主动靠近自己,萧凝安想逗逗她,可惜就把人给吓着了。

现在的萧凝安只是想要在宁欢意身边照顾她,将她的身体料理好,等过段时间京城当中各项事务都安稳下来,就出去找那位……神医,讨药来治宁欢意。

而如今,也就只能好吃好喝的养着宁欢意,绝不可生出半点闪失。

“殿下,只是我要提醒您一点,切勿忘记用永昌侯府打消皇族对您的忌惮。历史上所记载的摄政王,全都是将皇帝一族视为傀儡,而本朝确实是一个特例。虽然,您叮嘱过不许过问当初战场上是如何说服皇帝赐封摄政王的,但如今既然已经回到了京城,就已经是皇帝的地盘……”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宋儒没有把接下来的话全都说出来,可萧凝安听到这话的时候还是眉头一皱。

“只有永昌侯府了吗?”她有些不太情愿,就连握着毛笔字手都隐隐可见青筋,很是为难。

宋儒见状直接跪倒在萧凝安身边:“殿下!万万不可忘记大计!!永昌侯府乃是上佳人选……”

萧凝安将手中的毛笔搁下,揉了揉眉心,她先是让宋儒起来,随后声音低沉表示并不会忘记的,宋儒再三确认后才敢捧着账簿离去。

此刻,书房里面就只剩下了萧凝安,她不住的拿毛笔写着什么,心里却烦躁不堪,她为了平息心中的烦躁,就拿起了一本佛经,看着看着……才算是稳下来些。

初夏的午后已经有些闷热了,萧凝安批阅完奏折后想起来昨夜就容易将被子踢开,如今更比昨夜热,一定又不老实踢被子了。

萧凝安就如同操心的老母亲,快速的来到了如意居,此刻的如意居里面已经没有丫鬟,都在耳房等吩咐。

萧凝安蹑手蹑脚的推开如意居房门,她都不懂自己居然有一天在自己的府上还会这么小心翼翼,如今太阳渐渐西斜,宁欢意果然踢开了被子。

还好身上的衣物并未脱下来,甚至额际还冒出一层细细的薄汗。

萧凝安走到她身边,宁欢意并没醒,只是神情不太好,似乎做了什么噩梦一样,萧凝安就从梳妆台上拿起宁欢意一直握着的那柄团扇,轻轻的在宁欢意身边给她摇着。

团扇所带起的微风终于像是赶跑了宁欢意梦里的怪物,宁欢意的紧皱的眉头也渐渐松了。

萧凝安觉着心里舒畅,就这么不知疲倦的一直给宁欢意打着扇,不徐不疾的倒是很舒服。

日头西斜,渐渐的快要落下去,萧凝安一边摇着团扇一边思索该如何叫宁欢意起身,谁料却在低下头的瞬间,对上了宁欢意那湿润润的杏眸。

“这是……哭了?”萧凝安最见不得的就是宁欢意哭,她立刻手忙脚乱的那这帕子擦拭宁欢意的眼角,又想着是不是自己大惊小怪了于是很紧张的宁欢意又想着是不是自己大惊小怪了,于是很紧张的盯着宁欢意看。

宁欢意原本的确是有点想哭,结果看到了这样的萧凝安,就又觉得好笑,她接过来帕子擦了擦自己的眼角,随后道:“殿下不用紧张。我只是一睁眼看见你在给我扇风,想起了小时候窝在娘亲怀里的时候。”

那个时候宁欢意身子更弱,旁人家的女儿都能满地跑了开始记事了,宁欢意虽能记事却还不会走路,身子弱的风一吹就能倒。

那是个盛夏,永昌侯府领来的冰全都不敢用,宁欢意身子太弱,生怕用了冰就受寒。

可是宁欢意也怕热,裴阮就抱着她用一把团扇给她扇风,甚至都不放心把这事交给下人来做。

就一直这样的,度过了那年盛夏,宁欢意记忆当中这样的画面一直鲜明,原本以为嫁出来了还不怎么想家,甚至出嫁那日都没哭出来。

可是在这样细小的事情上却有些想哭。

萧凝安听到这话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想家了:“明日三朝回门,我们早去晚归。可好?”

宁欢意错愕的看着萧凝安,虽然女子结亲不同于那些嫁给男子的需要守的规矩多,但萧凝安好歹是摄政王,若是一整天的时间都陪自己在娘家……是不是不太好?

宁欢意愣了好一会儿,将自己心里的顾虑说出来,萧凝安却满不在乎:“正好可以找岳父大人商讨一下如今朝堂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