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在大晋没有种过地,按照太阳历算出来的四时日子很精准,平时一些太阴历算出来的月他都是自己看的,到底历法有没有哪里不好,需要更懂的人来说,但是他可以提供一些别的帮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臣确有不少疑惑,还望陛下能为臣解惑。”
太史令有很多疑问压在心底很久了,这回皇帝主动开了口子,他觉得自己有可多的问题想问的了。
“臣观岁星,似乎越发快了……”
木星就是岁星,诸国历法混乱的时候,观察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人们就以此来纪年,人们把周天分为十二分,称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
小白知道他什么疑问了:“岁星是11.86年运行一周,以十二为纪它过八十多年就会快一周,武帝废了各地岁星纪年也是有道理的。”
这里好就好在没有汉朝那样坑的岁星纪年,而是选了太阳历和太阴历混合使用的阴阳合历,大日子就看太阳,节气看太阴。
精准的数字让群臣们抬眼看他,虽然一个“点”是有点奇怪,但是很容易就理解是什么意思。
早在皇帝登基就把皇帝老师都查一遍的他们可清楚了,以前就没有给他和闵帝一起上过历法课的老师,这种事情都是大家的日常习惯。
虽然习惯了皇帝的不一般,但是随口就能说出这么精准的数字,还是会让他们想知道到底皇帝平时不上课的时候,脑子都在想什么。
太史令接着说了他觉得不太可以的问题,节气和 朔望。
目前以太阳移动为主安排的节气,每月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两个节气的时间大于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所以会有出现一个月内只有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的情况。
这种问题也不是他发现的,之前就有的,基本应对方式都是置闰,但他觉得置闰太麻烦了,还有以朔望月的周期来算朔的平朔,他都觉得不太可以。 秦风秦昊
被唤醒了沉睡在大脑深处的知识,小白揉揉太阳穴,看向百官:“要是诸卿无其他事,就散朝吧,孤同太史令去一趟太史局。”
没事的大臣很多,专业看的懂星象懂天文的人不多,但是这年头历法大家多少都是会一点,有些大臣都很有兴趣去看看。
于是昭明元年的第一次早朝很快散朝,但是皇帝带着不少官员一起去了太史局。
史官刁无忌当然是不会错过这样的大事,只是进了太史局,他就看见皇帝去看太史令们的手稿记录,和他们在那儿交流问题,还要了笔写写画画,除了一些星星的名字,和耳熟的历法数字,别的他都听不懂。
太史局里的人一开始看见自家太史令回来,还说这朝会怎么这么早就散了,结果后面还有不少其他官员。
至于小白,虽然长得是显眼了点,但是一身穿着实在不像个皇帝,还是太史令咳了两声,让他们拜见皇帝,他们才一脸懵的行礼。
而后就看见他们太史令一脸热情的上前为皇帝引路,给他介绍里面的各色资料和他们最近的测算数据。
小白快速翻阅资料,同时和太史局里的官员们沟通。
历法的制定和太阳、太阴以及其他星辰离不开关系,对于观测的精度,其实已经做的很好了,只不过有一点比较致命,就是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完美”的,至少数字不是人觉得很不错的完美数字。
观测的精度会影响计算,计算结果但凡约上一点,都会造成致命误差。
不过好在这里是半个家,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其他天体也还是那些天体,这些天体的运动轨迹和数据,小白还真记得。
跟过来的官员们能听得懂一些,听不懂的都不会过来,就是到底懂多少的区别而已。
比如能听得懂皇帝现在在和太史局官员们讨论度量衡,在目前最小的单位“度”以下还设置了、分、秒,六十进制,360度则为一个圆周。
那些皇帝写出来的数字符号很好记,当大家习惯了它以后,再看这些数字,发现计数简单不少,那些以往繁琐复杂的计算,变成数字后也一目了然起来。
定了数字和单位,皇帝在那直接手一划拉,画了几个球和几条线,继续和太史局官员们讨论起了什么公转周期、回归年、太阳年、黄赤交角,然后就是密密麻麻的数字。
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不是普通官员们能听得懂的范畴了,对天文历法也有些研究人还能跟上,已经兴致勃勃的挤开人群上前去,和太史局的官员们一起加入讨论计算的大家庭。
实在听不懂的官员们陆续走了,只有听不懂的刁无忌还在坚持, 不过他也只是看其他官员的反应而已,那些天文知识,他一个都听不懂。
在持续不间断的讨论里,有一个跟不上的官员从里面被挤了出来,他还想再听,就被眼疾手快的刁无忌拉住。
“白祝,给我说说,陛下和你们到底都在说些什么。”
“你把王归他们都问完了吗,就来又问我。”白祝头疼的看着刁无忌。
陛下没回来之前,刁无忌天天去缠着太尉追问云中的具体事宜,陛下回来以后,他不敢去追问陛下,想去问王归、柳珀他们,但是人家也忙着,没空理会他,他也只能暂且罢休。
小主,
但是除夕一过,他就去人家家里一一拜年,带着笔墨竹简去的。
“我们重新定了观测单位和数字,在算天体运行轨迹位移。陛下想要订一部将阴阳历合在一起,时间更精准,不需要几十年就换新一次的历法,现在就是大家一起推演计……”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