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勇往直前(1 / 2)

国子监,又被称为太学,它不仅是明清两朝时期国家最为崇高的学术殿堂,更肩负着掌管国学政令之重任。

彼时,周边邻国如高丽、日本、琉球以及暹罗等皆对中华文化教育心生向往之情,纷纷派遣莘莘学子赴国子监求学问道。

如此一来,对于文宏而言无异于天赐良机。

在此期间,他除了精研蒙古语、汉语及满洲语之外,还有更多接触并学习其他语种的契机。

通过与各国留学生的交流切磋,他得以深入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与社会进步。

这段经历不仅开阔了于文宏的视野,更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铺就了坚实基石。

他逐渐领悟到,世界之大,文化之多元,唯有博采众长方能成大器。

于是,他愈发勤奋努力地汲取知识养分,并将所学融会贯通,期待有朝一日能够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元 1661 年,这一年于文宏已经四十五岁了。他凭借着通晓经学的才学,前往清朝吏部应选,并成功地被授予了柳州罗城县知县一职,品阶为正七品。

这份任命文书仿佛一道曙光,照亮了他一直默默耕耘的道路。

这个消息对于文宏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和挑战摆在了他面前。

吏部给定下了为期六个月的报到期限,他先是回到国子监向众位好友说出任命事件后做一一告别。然而就在众人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之际,突然有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建议:让他拒绝这份任命。

这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到那个说话之人身上——原来是冯志惠!他可是于文宏在国子监视最要好的朋友啊。

面对众人诧异的眼神和于文宏满脸疑惑的神情,冯志惠深吸一口气解释道:“文宏兄啊,你或许对罗城县并不了解。那地方名义上虽说是个县城,但实际上却是土匪肆虐、无法无天之地!自大清朝建立至今,那里已经换过三任知县,其中两人惨遭杀害,另一人则被迫逃亡。”

“所以出于你个人安危考虑,我强烈建议你还是婉拒这个职务更为妥当。”

听完冯志惠所言,于文宏脸上毫无惧色,嘴角反而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对着冯志惠拱了拱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冯兄的提议文宏定当铭记于心,但罗城县毕竟乃大清之疆土,无论其状况如何,总需有人前去治理方能保一方安宁。朝廷将此重任托付予我,足见对我之信任与器重,我又怎能因畏惧艰难而推辞呢?”

冯志惠似乎早已猜到于文宏会如此作答,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哈哈,文宏兄果然颇具胆识,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也罢,既然文宏兄心意已决,那小弟便在此预祝你此行顺遂、一路平安!”

在于文宏转身离去之际,周围众人纷纷低声议论起来,然而他却仿若未闻,背负着简单的行囊,步伐坚定地走出了国子监。

此刻,于文宏心中已然有了计划——他打算先行返回家乡探望一番,同时也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家中亲人。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十五天旅程,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踏入村口的那一刻,正巧碰见大儿子于延庆身背竹筐,正忙着给人家送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