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帝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微妙变化,他故意挑了平日里最为稳重、立场鲜明的宁国公上官霸,想听听这位老臣的见解。
上官霸的脸色略显尴尬,他的儿子在北疆的种种表现,早已成为朝廷上下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今又要评价方奕,内心的五味杂陈可想而知。
“微臣以为,方奕此战,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提振了军心民心,理应重奖。”
话语中虽不乏诚恳,却也透露出几分无奈与不甘。
一旁,太傅轩辕鸿儒以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回应上官霸的话语,眼底深处闪烁着老辣的洞察。
他深知,上官霸的话虽是实情,但在此刻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待到泰宁帝目光转向他时,轩辕鸿儒轻捋胡须,缓缓开言:“陛下,方奕之举,不仅仅是个人荣耀,更是关乎我大周国脉。
其以一己之力,逆转乾坤,挫败女真,保我边疆安宁,其功之大,堪称国之柱石。
若不进京加封,乃至封侯封王,恐难抚慰人心,彰显朝廷对忠勇之士的重视啊。”
众人闻听轩辕鸿儒之言,惊诧之声四起,如同春雷滚滚,震动了整个殿堂。
方奕,那个不久前才跨过年关,刚满十七岁的少年,竟然要被封侯拜相?
这份震撼,仿佛是晴天里的一道霹雳,让人难以置信。
最关键的是,众人偷偷瞥向高坐龙椅之上的泰宁帝,只见他眉宇间非但没有半分反感,反而透露出一丝微妙的赞许,这不禁让人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上官霸,这位朝中老臣,素来以稳健着称,此时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匆忙站出身形,语带急切地谏言。
“陛下,微臣以为,方奕年少,尚未经历足够的风霜洗礼,封侯之事,是否过于仓促?”
他的声音在宽敞的大殿内回荡,试图唤回理智的光辉。
然而,轩辕鸿儒却朗声大笑,那笑声豪迈而充满自信,瞬间压过了上官霸的劝阻.
“上官大人,您的公子倒也不算年少了,派遣至北疆,可有带回赫赫战功?
年轻人嘛,就该如烈火烹油,趁热打铁!”
这话锋利如刀,直接戳中了上官霸的心窝,让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尴尬与不甘交织,却无可辩驳。
在场的群臣目睹这一幕,皆是暗暗咋舌。
轩辕鸿儒的话语中不仅有力挺方奕的坚决,更有对上官家无声的讽刺。
空气中弥漫着微妙的紧张氛围,却无人敢再出言。
泰宁帝眼见场面一时有些僵持,便适时出面调和,他的语气平和。
“诸位爱卿,皆是我大夏的栋梁之才。方奕年纪虽轻,然其才华横溢,为国效力之心日月可鉴。
至于如何封赏,我们自会详加考虑。
但有一事,即刻传旨,召方奕速速进京,朕欲亲睹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