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水磨功夫(2 / 2)

书生剑气长 余墨一 1550 字 3个月前

难得地停下了那口气的修炼,云远越想越多,越走越慢,最终停了下来。

转过身来,正视东方,正式做了一个书生揖,“我是一个读书人,请东方教我”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东方缓步从云远身边走过,云远在侧后方跟了上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修武的诱惑会远远大于习文。修武多好,到了御空境,能御空飞天,一日千里;能一拳碎山,一脚裂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一身武力抒心中之气。”

云远第一次知道了御空境就能飞了。

“一般的读书人能干嘛?手无缚鸡之力,满嘴之乎者也,不能飞天、不能碎山、不能裂地、更不能拔刀,只能以一支笔抒心之气,但又有多少读书人能一抒心中郁气?又有多少读书人终身不得志,胸怀那口气郁郁而终?”

“读书正己、经世、济民!大多读书人只能做到正己而已,甚至于在柴米油盐面前,正己都做不到!更别说经世、济民了。”

“所以呀,修武的诱惑远远大于习文!”

“但这个天下,终究是读书人多,为什么?”

云远想了很久没出声,东方也没有催促,两人静静地走得!

云远心中想着读过的圣贤书,想着自己的道理。

是因为学武难吗?难,但读书也难呀!

是因为学武对天赋要求高吗?高,可陈先生学武天赋那么高不也是读书去了吗?

是因为学武要很多钱财吗?学武是要消耗不少钱财,但有钱人家的人不更是在读书吗?可没见多少富贵人家在那儿习武。

书上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还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可为什么?

为什么人们都以书上的道理来教人?来育人?来服人?

以拳头来讲道理的人也不是没有,往往被人们称为蛮子,拳头讲道理只能让人口服心不服。而书上的道理能让人心服。

为什么天下读书人这么多?

多得全天下到处都有读书人?

“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

云远不太确定是轻声说道。

哈哈哈哈!

东方脚步没有停下,只是发出了爽朗笑声。

“人不大,口气倒不小,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东方深吸了口气,“口气大不怕,怕的是错了还口气大!”

云远以为自己错了,正羞愧不已,却听东方继续说道,“不过你说得不算错,上次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你知道吗?”

“先生?”

这反把东方噎住了,憋着口气点了点头,“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吧!”

“猜得很对呀!上次说出‘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的正是先生。”

“不过先生可不是像我们两人这样,在林间小道说的,是当着天下很多人说的,当着很多大人物说的,习文的、修武的都有。那场面可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引得文武两界争论不已。”

“武道宗师要求将先生逐出书院,文家书院也有不少院主责怪先生说话不知分寸,引发文武之争。”

“实际上各大书院心里是很赞成先生的话,私下里很多人都对先生的话佩服不已,只是都不愿像先生那样在天下人面前表明而已。”

“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但这个道理很大,大得能装下整个天下,如果要坚持这个理,一定要谨慎为之。”

云远看不到,东方却能看到,云远身上冲天之势的书生气已然孕生。

停了一下,东方才继续说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管是识文还是修武,这句话对现在的你都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