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进京(1 / 2)

书生剑气长 余墨一 1805 字 2个月前

“别看了,走吧!”东方招呼二人准备上船,用手带了一把云远就跃上了方舟,红红倒是不用东方帮忙。

上了船发现这方舟真的和普通的船一样,长约三十来丈,宽十来丈,船上有好几层,东方自然就住在了上面一层,让云远与红红一起住在下面一层的一个房间里,房间里的布置也和普通的房间一样。

“东方,我们三人要这么大的方舟?旁边不是有小一点的吗?”云远是穷苦家出身的孩子,每日里这么多的花销还是有些顾虑的,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可你不感觉,大一点的更舒服一点吗?我们这次出门可是要几个月的,在船上呆的时间可不短。”东方三言两语就打消了云远的顾虑。

将随身行李包裹放好以后,东方招呼二人出了房间,才站好,也不见东方有什么动作,方舟就缓缓而起,飞向了高空。

东方带着云远御空飞行过,可与在方舟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不用担心罡风迷眼,有的是心思细细观赏这天上风光。

很快地,地上的小屋就看不见,飞入了云层之间破空而行。

不久后老曲检查发现东方取走的方舟不小,对着天空大骂了一顿,“狗日的东方小子,你们就三人有必要取那么大的方舟吗?不知道省着点呀。妈的,怎么和你先生年轻的时候一个样!”

可惜,东方三人是听不见老曲的怨言了!

就算见识过天上风光,可每一次上天,都不得不感慨这风光的壮阔秀美。

红红从屋里取了三把椅子出来,东方翘着脚踏在船栏上,红红也有样学样,只有云远安安稳坐着。三人就这样坐在椅子上迎着徐徐微风,日子好不惬意。

“东方,你知道这方舟是怎么做的吗?”

“不知道,我也不需要知道呀!我只要知道怎么用它就是了。这世间的道理那么多,我怎么可能全知道、全去学。”

轻松愉悦地过了一个早上,云远不知道多久没这样放松过了,用过午饭,东方将晚上云远挨揍的课业提前到了下午,不过好在方舟之上不像东方的练功房里一片平地,云远多了些躲避挪移的空间,还可以利用一些地形优势还击一二。

东方刻意让方舟走得慢上一些,准备在路上行十来日到京城,前两日都是在船上过的,可连续看久了天上的风光也令人烦躁,后来也就降了下来,在山野之间过夜了。

山野之间过夜对于东方和云远来说习以为常,第一夜里只有红红不太习惯,可见东方一挥手就将方舟收不见了就又引起了红红的兴趣!

东方的尺璧得有多大呀?那么大的般都能收起来!于是就缠着东方要见识见识东方的尺璧是什么样子的,可把东方一阵好烦!

路上就这样过了几日,终于远远地看见了海边的大夏京城,夏京!对于云远和红红来说,远远是看上一眼就知道是座巨城。

“我们要提前在城外下船吗?”云远不知道能不能直接飞进一国京城,毕竟是一国之都。

“不用,我们直接飞进城,现在非战时,城里有供方舟起降的地方。”东方抬手遥指了下远方的京城。

原本热闹非凡的京城大门,随着一大片阴影的袭来安静了下来?怎么突然阴了下来?起云了?

抬头一看却发现是一艘硕大的方舟正下降高度缓缓入城!

这是哪家的方舟如此招摇入城呀?但凡对方舟有一点了解的世家大族都知道,方舟可不是一般人或者国家能养活的,至少也是一洲之内的大家或者国力不弱于大夏之国才能养活的。

这么一艘庞然大物入城没人拦着?当然有!远远地看到有大型方舟驶来,常年坐镇在京的朝廷高手就飞了过去。

三名武人凌空拦于方舟之前,能凌空而行的至少也是御空境之人,看来朝廷也是谨慎,这么大的方舟意味着来人可不简单,一来不能失了礼数,二来也不能失了皇家的威风,三来也防有外敌入侵。

三人居中之人双手抱拳,“我乃大夏迎礼之人,敢问船中是哪家世族或他国使臣?以便我朝提前安排以名失礼。”

东方单手推开了房门,带着两小孩走出了房间,立于顶楼淡然望予三人,右手从腰间取下玉佩,“观道书院东方。”

三人一听来人是书院中人可不敢怠慢,互相望了一眼还是由居中这人飞上船双手接过玉佩查验了一番。书院对于夏国来说可太重要了,关乎一国之运,朝廷之中自然有查验书院玉佩之法,以免被人冒充。

经过查验确实为书院之人,其余两小童腰间也有玉佩,可却不再查验,相信书院中人还不至于如此。

“原来是书院来人,请问这次书院来人多少,以便我告知陛下,好提前做些准备。”书院每次来京城都是大事,皇上可是十分重视的,万一有一点差错谁也担待不了。

“不必准备了,这次就我三人,带师弟游历而已,不用麻烦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