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北洲合纵(2 / 2)

第六作战集群由五个骑兵军组成,主帅为秦超。

第七作战集群由七个骑兵军组成,主帅为秦东,副帅为秦兴卓(原查干卓)。

第八作战集群为五个步兵军,即46,47,48,49,50军组成,由白大牛挂帅。

第九作战集群为51,52,53步兵军同十个天狼守备团组成,由秦长苏(神武军代军长)挂帅。

第一,二,五,八作战集群构成北方面军群。由秦凯坐镇

第三,六,七,九作战集群组成南方面军群。由秦宝坐镇。

第四作战集群作为机动力量,解决敌方硬骨头。秦兴国与秦兴军被要求在后方。

从各方情报来看,七国最多出兵四百二十万。所以秦军就只有以攻代守。

秦汉在做准备,而纵横家也在奔波,七大帝国已经有合作的初步意向,最为积极的是丹阳,九河和比斯特三大帝国,消极的是西秦,高蛮,东青三大帝国了。无所谓的就属北燕帝国了。纵横家使出浑身解数后,让七家能暂时放下成见,并不断向七国诉说秦军的残暴,现在再不将其消灭,必将是自己国灭家亡。

没感受过秦军厉害的东青,西秦,北燕,高蛮有想坐收渔利的,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各种想法,四国皇帝更看重利益提前兑现,毕竟战后他们也占不了秦帝国的领土,抢财宝都不知道能不能带回国,在纵横家解决不了这战后利益分配的难题时,蛮神宫出马了。

蛮神宫现在也分为两派,一派叫挺秦的统一派,这派是对战邪魅的主力军。另一派则是反对统一的当权派,这一派多为掌权者,虽然武力比另一派稍弱,但人数最多。秦国的征战严重伤害了当权派的利益,因而,这一派也最为激进,准备号令天下共伐暴秦。另一派不同意,让蛮神宫宫主难从决断,所以蛮神令也就没发成。为达目的,两派向各自支持的阵营暗暗派出力量。

北洲大战的征兆让极冰魔域中的邪魅十分躁动,不断有邪魅冲击界阵,让幸运者得以突破结界阵法。

有蛮神宫的暗中出手,七大帝国同意各派五十万大组成联军,在联盟期间七国不得攻去击盟国,违者,天下共击之。

七国也开始派出军队向青蛮平原集结。军队开始有序的派出去了,但后勤纠纷却成了各国心中的一根刺,各个国家都想把补给线抓在自己手上,但其他国家也怕别国派军进来后就赖着不走。因此第一阶段各国只派了五万人,这次由蛮神宫调配后勤,非专业的修炼人士把军队后勤搞得一团糟。

秦军接待蛮神宫后,知道北洲宗门也参与这场大战,秦汉再次征帝国强者出战,这次只要是五阶及以上的都在征召范围,望神空间何氏,姬氏,有原氏三家隐世方族找上隐世秦族,申请加入战队征战北洲,只有隐世赵族举棋不定,还有大部分望神空间里的顶级宗门申请出战。对此,秦汉也说了现状,此战充满了无数的变数,要求大家深思熟虑。

五天后,五千一百名强者来到罗斯高原,秦汉给众位强者配齐五阶魔兽,与蛮神宫统派强者汇合后,浩浩荡荡杀向各宗门。到最后却变成了蛮神宫两派在一边指挥两方强者对战。大秦这边以多欺少,局面呈现出一边倒的情况,一些与蛮神宫不对付的宗门侥幸逃过一劫。最后还是蛮神宫强者亲自下场才挽住局势的崩塌,大战三场后,各有伤亡,也奈何不了对方,便约定五阶五段以上强者不得对普通的军队出手,当然指挥除外,更不得对对方官员和百姓下手,违反者,自由惩罚。双方强者便各自退去,这一强者之战算是告一个段落。

可预见的是双方都没把这约定放在眼里,此战大秦一方伤亡是对方的一半,还剿灭了不少宗门,收获还算不亏。但北洲宗门就痛彻心扉了,与五年前比,宗门数量少了三分二。大秦更落实了宗门屠夫的称号。

这场强者间的大战不仅有北洲军民见证,还有几波中洲强者的见证,他们无不是九级势力的使者。虽然没有看到八阶强者对战,但北洲的实力也令他们暗暗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