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金军五万,常山府金军十万,而宣平府和保府各自只剩下两万守军。
而且两府之中,早已混入了上官海棠和慕容复的飞虎营和飞豹营。
因此这两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金军趁着月色,里应外合。
随即几乎是以碾压的态势夺取了宣平府和保府,斩杀明军两万多,俘虏一万余人。
至此,明国京师的西边防线彻底失守。
无论是从宣平还是保府出发,金国骑兵最多只有两天就能抵达京师城外。
消息传到京师,朝廷震动,云王党南王当等藩王派系力主南迁。
但此举遭到了一些保皇派的殊死抵抗。
虽然如今云王势大,但那只不过是因为朝中还有不少老臣明哲保身,不愿与云王发生正面冲突。
甚至一些老家伙看到时机不对,开始深入简出是静待时机。
而如今藩王派系想要迁都,那这些人自然要出来拼命了。
他们祖祖辈辈,经营京师多年,一旦迁都,不管是去云王的地盘还是南王的地盘,亦或是其他什么王爷的封地。
他们还能有如今的荣华富贵?
遇到一个骄横跋扈的,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刀下亡魂。
那么这些年好不容易搜刮的民脂民膏,还有那新抢来的几房小妾啥的,就全变成了给别人做嫁衣。
这是他们这些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老臣们绝不允许的。
哪怕是明国可以亡,京师都得是京师。
要不怎么都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呢?
所以,这一刻,这些老臣们格外忠君爱国,意图配合皇帝向云王党发起反击。
恰好此时,又传来云王妃江南月、上官金虹等人在终南山被杀的消息。
霎时间保皇党气势大振。
原本云王控制朝廷的最大功臣就是江南月和她身后的江湖势力。
如今这些人见云王妃江南月已死,很多人立马反水。
京师的局势再次朝着有利于明皇的方向发展。
然祸不单行连夜行,屋漏偏逢连夜雨。
没过多久,又一则消息传到京师,整个明国都城彻底炸锅了。
那就是新任总兵吴三桂见宣平府和保府失守,起了活泛心思。
恰好与多尔衮不谋而合,多尔衮遂许诺以异姓王位相待。
吴三桂心动,于是直接率领十万大军投了清军,被皇太极册封为吴王,世袭罔替。
明国京师如今只剩下不到十万兵马。
西边防线,有金国十五万大军。
北边防线的清军更是一举达到了二十万人,可笑的是其中十五万人都是从明国这边投降过去的。
而且还有汝阳王麾下的五万金赤军。
单雄信稳定了秦州局面以后,立马就让三万老兵回到汝阳王麾下,以备不时之需,而他自己则是继续带领第五军镇守秦州。
而且这货还特别聪明,得知吴三桂投降清国后,立马率领两万万大军偷了距离秦州最近的唐州。
唐州处于秦州和京师之间,承州以南的位置,是明国东部的重要出海口。
但由于与秦州之间有山脉阻隔,而清国和金国又都没有水师。
所以唐州的防守十分薄弱,一般都只有几千兵力镇守。
单雄信神兵天降,明国局势又一团糟。
因此,几乎没费多大力,唐州就被单雄信收入囊中。
更为搞笑的是多尔衮在吴三桂投降以后也想到了唐州,于是派了一名都统率领两万大军欲拿下唐州。
结果单雄信将计就计,将两万清军引入城中,随即以双方是盟军为名,天天拉着这两万人吃吃喝喝,但就是放他们回去。
也就是以好吃好喝招待的名义给扣下了,而这些人本就是明军投降过去的,对清国的归属感还没有建立起来。
反而对单雄信这种绿林作风很有好感,几天下来,压根就不提回去的事,干脆就跟着金军一起吃住训练了起来。
而明国京师方面,则是即将面临清金两国四十多万大军的合围。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京师失守已经成了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