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家‘英雄救美’一计未果后仍不肯放弃,贾夫人便打起长公主的算盘来。
一来想让长公主给自己出出主意,呼延家毕竟是久不进京的过江龙,接连两招失利给长宁府这只地头蛇,心里没了底。
二来,贾夫人想给呼延圣在太子府中谋个差事。
她最先走的门路是贾璜,可惜贾煜不得太子喜欢,半句话也说不上,这才转拜到长公主门下。
充当掮客,一本万利的买卖,俞明宪乐不得的,尤其是贾夫人出手阔绰。
什么珊瑚玉器、绫罗绸缎,几箱子宝贝一抬到眼前,长公主立刻请太子妃这尊真佛来共商大事。
太子妃来时面上不豫,简直可以用耷拉着来形容。
她冷淡淡地说:“朝中言官参了长宁王大半个月,丝毫没影响,甚至还加封他太子太保。”
听到长宁王的利好讯息,贾夫人耳朵都竖起来了。
仿佛馋猫看见缸里的鱼又肥了一圈儿,缠的涎水直流。
“那诸葛婴呢?”
此人是长公主的老相好,有勇无谋,是个草莽人物,一直混在禁军里做个小郎官。
不过人虽草莽,皮相还不错,又高大英武的。
曾以进献白狐裘为名示好长公主,后来就成了俞明宪众多入幕之宾中的一个。
俞明宪手里的小白脸多,真才俊倒少,矬子里头拔高个儿,觉得他还堪用,便给诸葛婴谋了个将军的职位。
后来陛下欲平吐谷浑,长公主觉得是个机会,便推荐了诸葛婴随军出征,由此立了军功。
“封爵是没戏了,只给了赏赐,才官升半级。”
太子妃正是因此才不豫。
诸葛婴立功并不大,若是真靠战绩封赏哪里够看。
她母女二人想让太子给诸葛婴偏私一些,封个爵位,哪怕是个子、男,有名无实也行。
可太子怎么肯管,甚至往别的妃妾处歇息,以示不悦。
俞明宪听罢有些失落,叹气说:“本宫虽贵为长公主,可不比男子能登朝入仕,想着多培植些臂膀,可事不遂心啊。”
贾夫人劝解道:“陛下不喜大肆封赏,频出与民休息的政令,岂能愿意新封一批勋爵出来增加供养。”
“太子也不好违逆陛下的心思,单独给将军提封爵。”
这道理谁不懂,不然还用太子妃去跟太子求私情,长公主直接入宫求皇帝就是了。
太子妃蔑视地偷偷乜了眼贾夫人,心想,她不也是为一己之私而来,说什么假大空的话呢。
“听闻前段日子呼延公子受了疯牛冲撞,若未偶遇郡主怕是就受伤了,受惊后可好些?”
贾夫人面色略窘,笑着说:“无大碍,这段日子常赴新入京的几位王孙公子的宴呢。”
赵国公府是长公主有心要拉拢的人,见太子妃提贾夫人尴尬的事儿,俞明宪打岔说:“听闻公子擅清谈,这几日经常组辩论的酒局,还屡屡获胜。”
贾夫人保了面子后,面露喜色地点头。
“圣儿自幼酷爱读书,爱效仿春秋时期君子辩论,老师们也说他口才极佳。”
其实呼延家是两计未成又出一计。
郡主既然身手了得,在呼延圣之上,那便不能再班门弄斧。
又打听到郡主还喜诗文,擅书法,长宁王也曾中过探花。
呼延圣肚子里的墨水还算够,便屡屡攒局,在宴上高谈阔论,赋诗作文,以展示才华扬名。
显名既能吸引金凤凰,也对自己谋差事有好处。
提起新入京的王孙公子,长公主特地问道:“微生家也到了吗?”
“刚到没几日,只不过公爷年纪大了,不便跋涉,只公子子增(微生寿)带着妹妹雪汀奉旨进京。”
太子妃边说边瞟了眼贾夫人。
在结亲长宁府这件事上,微生家可是呼延家的头号劲敌。
而且微生寿看着可比呼延圣更能讨郡主喜欢。
贾夫人对微生家不甚熟悉,故打探道:“这位公子都这个年纪了竟没定过亲,别是故意隐瞒了吧。”
不怪贾夫人疑虑,微生寿与微生愈相差只两岁,如今也十八了,早就定过亲才对。
长公主解释道:“微生家两位公子一个稳重一个生性放浪。”
“谁想,被当作继承人精心培养的微生愈一下就没了,剩个从未好好约束过的二公子。”
“大长公主生前也给他定过亲,可他嫌人家姑娘不够漂亮,私自登门去给退了。”
“尽管公爷赔过不是,可亲家岂有不生气的,亲事便作罢。”
“他有了这样一个荒唐名声,自然不好说亲,公爷也懒得理他,随他去,反正当时他又不用袭爵。”
“也许这就是定数,命里注定他该袭爵,老天不许他随便决定婚事。”
虽然是真没定过亲,贾夫人还是有话说。
“那青鸾郡主曾跟微生愈赐过婚,哥哥没了换弟弟,说出去多难听。”
贾夫人的话让太子妃忍不住白了一眼,腹诽道:“呼延家干出正妻下堂,高攀再娶时怎么不嫌难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事还真分成两派。”
长公主施施然地喝了口茶说:“一派持你的说法,另一派却觉得,当日赐婚圣旨上明说是长宁王府与西宁公府结成姻亲,又没说公子愈和郡主,所以哥哥没了倒理应换弟弟。”
贾夫人脸色更不好看,有些不服气的样子。
“也就是皇帝和皇后看着她长大,宠爱她跟自己亲女儿一样。”
俞明鸾来之前,李令光是京中最得宠的贵女。
比较之下,李令光觉得自己像被偏心眼的父母薄待了的姐姐般,不无醋意地说。
“不然一个宗女,还至于大张旗鼓得把王孙公子们都折腾来择婿。”
“光大宗里就有多少女孩子,她一个小宗还精挑细选。”
“而且她是会托生的,托生到长宁王妃的肚子里去,父母给了副花容月貌,又砸了多少钱培养她,满京城谁家还给女儿单独请西席的。”
当年长公主也不过是请了两个闺塾进府教导太子妃罢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培养状元郎呢。”
“依我看,养得太刁了,眼界高到头顶去,什么男人都看不中。”
长公主与贾夫人顽笑道:“表姨母不如换一家,这样的儿媳,将来养在府里也不好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