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江南东道临海郡余杨县清风派陆明陆大人,高中宣平六十一年进士科考,二甲第十七名!”
报喜人长长的报捷声沿着贡院前的天街大道而出,然后散入四面八方,西城清风居,报喜人从正门而入时,迎接他的只有隋沐杨和柳青蝉。
没办法,陆明实在是个急性子,即便已经十拿九稳,但今天一亮,还是拉着两个师妹,会合他的琰姐姐一起看金榜去了!
进不进士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名头,他师兄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替他登门求亲了!
封了两锭银子,打发了报喜人,隋沐杨这心里也终于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科技与狠活儿,他这次可是全用上了,要是废了这个大的劲儿还搞砸了,他实在是没脸见人。
不同于陆明、蔡琰看的是金榜,更多的士子,则是围在了贡院后面的红墙前,因为这里,已经贴满了所有考中者的试卷,实名!且原装!
所以,无论是来‘瞻仰前辈风采’、‘学习前辈经验’也好,还是不服气也罢,赴考士子里的绝大多数都是来了这里。
即便,他们心里已经痒的要死。
但是,看金榜那是世俗,看试卷,乃是学问,‘孰轻孰重’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这时,红墙前有人开始从头念起了试卷,主要是诗赋,因为‘贴经’看不出没水平,而策论又太长,如是,诗赋,便成了衡量大家水平最直接的标准。
这时,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已过,后面众人脸上的‘不服之色’开始慢慢凝聚,这水平?我上我也行啊!
不过,虽然‘不服’但却没人开口,因为众人都知道,当今主持朝堂的明居正明相,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传统的儒生,人家信奉的‘真才实干’!
所以,即便潜规则里进士科考,诗赋为重,但是,这几届,一甲从来都是凭的‘策论国策’这一点,众士子虽然心中不平,但也只能无赖接受。
时间一点点过去,期间虽然偶有几首水准极高的诗赋,但是,却没有一首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今次进士科考,诗赋题目为‘劝学’,其实这是一道极为平常的题目,也显示了朝廷对诗赋的‘心态’。但是,越是寻常的题目越难写出彩,更别说还是这种‘劝解’类的。
及至陆明,念卷的士子都愣住了,其他的考生或是出于‘才思枯竭’或是出于‘多层保障’,总之,一般而言,三首诗赋,肯定是有诗有赋,甚至还有的是一首诗一首词一片赋的,主打一个‘保险’。
但到了陆明,整整一张三尺见方的大卷,孤零零的百来个蝇头小楷,堪堪占据了答卷的一个小角落,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下面一排扎眼的红色同心圈,不多不少,七个。
进士科考实行七个阅卷官流水阅卷,而标准则是圈点叉,分别对应上中下,同时,可联合使用,所以共有三等九级,而陆明的这份试卷无疑得到的是七个阅卷官不约而同的‘上上’。
这时,念卷的考生已经开始念了起来。
只听他用激昂慷慨的语调高声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来红墙看试卷的士子,说实话,几乎都是书院郡士,他们出身普通,但有才华,肯努力,进入儒门书院,如其说是为了弘扬儒学,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